
游后海
这几天小朋友的奶奶来了,由于二宝有阿姨照顾,奶奶也插不上手,每天就负责带小朋友。小朋友被宠得不行了,整天在院子里玩耍,不想回家。
昨天周日,小朋友的奶奶订了晚上的返程火车票。
白天我决定带小朋友奶奶、姑爷和小朋友到后海去玩一玩。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一直的赞同。
我们一早吃完早餐就从家出发了。
刚9点就到了后海。首先参观了位于后海北沿46号的宋庆龄同志故居,那里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都没去过,我们首先去感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追溯起来,那里还是醇亲王府的花园,曾做过明珠大学士的府邸,那里有纳兰性德亲手栽植的明开夜合树,几经沧桑,现在仍然枝繁叶茂。小朋友非常喜欢这里的西府海棠,看到两株古树,小朋友自己主动走到树下,摆手让我给拍照。还有一处就是这里的儿童秋千,她在这里流连忘返,好像她就是这秋千的主人似的。
走出故居,初秋的后海,虽然已近中午,还是凉风习习,给人一种舒爽心怡的感觉。站在海边,手扶汉白玉护栏,岸上一望无际的垂柳随风摇曳,偶尔有几只小鸟掠着水面飞过,逗惹着小朋友追逐的目光。
现在疫情已经基本趋于好转,来这里的游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附近的居民出来遛弯遛狗的,穿得一身清爽随意;牵着小孩子出来秋游的一家几口,走走停停,拎着小包包带着点吃的,也是放松惬意;当然,更多的是一对对手挽着手的情侣,有悠悠哒哒的,有行走匆匆的,无论怎样,从他们的身上飘出的都是甜情蜜意和诗情画意;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穿古老胡同,逛烟袋斜街,吃九门小吃,徜徉体验老北京的民情民意;岸边摆地摊的画像者、现场制作工艺品的手艺人、卖小商品的经营者,有选择地聚集在几个游人必经的部位,卖力气地兜售自己的生意。
我在一个卖莲蓬的三轮车前停下,买了几颗莲蓬,看到莲蓬,当然最高兴的是小朋友。没想到最忙活的却是小朋友的奶奶,拿起莲蓬剥一粒送到小朋友嘴里,一会再剥一粒送给已经三十多岁的儿子的口中,不要都不行。好在没有给我吃,我心里默默地想着,但没说出口……
最初打算中午带他们到河对岸的孔乙己餐厅吃饭,尝尝鲁迅笔下的茴香豆,感受感受“多乎哉,不多也”的氛围,不巧饭店正在内部装修,暂停营业,我们只好换地方。
沿着后海岸边,小吃的地方鳞次栉比,但相对大一点的饭店却不多,毕竟这里是寸土寸金之地。
小朋友追逐着野鸭子,晃晃悠悠,谈笑闲聊之间,我们已经遛弯到了银锭桥边。
这里老字号聚集,游客人头攒动,到了这个地方,自然要吃老字号了。这里百年老字号有好几家,餐厅烤肉季、李记等自然名不虚传。费孝通曾为烤肉季题词:“银锭桥观山一景,烤肉季烤肉一绝”,也进一步肯定了这里餐饮业的文化底蕴。
正是用餐时间,烤肉季里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正好有一桌客人刚吃完,我们没用等候,就直接坐了下来。亲家母自豪地说:“有福之人不用忙,你看,唐姥爷来了,自然是要给腾出位置的。”
就当是吧,我很帅气地甩了一下短得不能再短了的头发,以示赞同。
吃完饭,小朋友困了,大家也有些累了。
没参观完的,留给下次。姑爷开车,打道回府。
晚上奶奶要走,小朋友哭得梨花带雨,稀里哗啦,奶奶自然也是泪眼朦胧。
车开走了,小朋友还在后面追,吐字不清地喊着奶奶,那情景也让我和姥姥感觉酸酸的。

与小朋友一起学习清朝李渔编撰的启蒙教育读本《笠翁对韵》。
今早和小朋友学习三江第2节。
正文上卷:
基础学习:
三江2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恨积湡江。
一、注释:
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用人抬行的轿辇。
徒杠:只能步行通过的桥。
尨:多毛的狗。
二、成语典故:
诗写丹枫:唐僖宗时,于佑于御沟拾一红叶,上题诗句。佑亦题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上流,为韩宫女得之。后为夫妇。韩题诗云:“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泪弹斑竹:传说舜帝死于苍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泪洒竹上成斑点。
手机摄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