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读书
跟着南师学做人—《南怀谨的16堂佛学课》有感

跟着南师学做人—《南怀谨的16堂佛学课》有感

作者: 彻敏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9:07 被阅读4次
跟着南师学做人—《南怀谨的16堂佛学课》有感

佛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属于神秘地带。世人一方面求禅修心,另一方面却对庙宇规避。这种两极化态度说明很多人对于佛学的境界虽心向往之,却对佛学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本书详细叙述了南怀瑾先生科学的佛学观,力求将南先生心中生动、简单、真实的佛的真义传达给世人。南先生讲佛学,不仅是教人如何学佛,也教人如何做人。这本书告诉我们修行不是粉饰太平,而是去除毒素,完善自我。

五“毒”心

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

主要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

就是生气的意思。

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就是傲慢、我慢,喜欢指导别人,教训别人,好为人师,都是慢。

是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

三个方法去除毒素

南怀瑾说: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来的。所谓心不正,心不静,人身就多病。修行,就是要在贪、嗔、慢、谄曲、嫉妒的心理上下功夫。只有把这些心理都拿掉,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静心。

方法️一:做到心中无我

不在意自己的地位和名誉,不被外物所奴役。而是跟着自己的心走,不断净化自己的身心、变化自己的气质,并且不断的忏悔、检讨,改进陋习和缺点。

方法️二:控制自己的念头

保持基本意识,看到念头起来了,没关系,先保护好自己,不要追着念头跑。

方法️三:正确对待烦恼

(1)运用对质法

起贪念:修不净观;世间万事万物,有什么不会破碎?接受,心就会平静,就不会执着;不会在意人和事物变化。

起嗔心:修慈悲观,明白每一个性格的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的背后都是苦难。

犯愚痴:修因果观,明白万物都有其规律,要想有好的结果必须要在因上努力,种好因才能有好果。

(2)学会解脱

在佛学的哲学中: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成的,究竟没有实体可寻,称之为“空”。就像烦恼,过些年看都不再是烦恼一样。明白了一切都是空的,也就可以学会解脱了。

(3)培养慈悲心

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特别是助人方面,除了要帮助他们解脱困境,重拾生活的希望,还帮扶他们的心灵,这才是慈悲的深切含义;而不是一味的愚善,一味的做老好人。

运用

认识自己是修行的开始,只有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培养慈悲和爱,才能真正做到身心清净。

(1)放下我执

禅语有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什么是我执?就是从我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外在的人、事物,并得出相应的种种主观感受

反思自己:很多时候出现的因能力不足引起的自卑,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很厉害的傲慢,懂了一点道理就开始好为人师的行为,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行为都是我执的表现。

做事做人方面,也常有非要达到某一目的才罢休的执念,所以不管遇上什么境界都不能做到随遇而安,于是痛苦也就产生了。

当我明白这一切的烦恼都是因为我执而产生的时候;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处处从他人角度出发,不要因我执而使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小。因为,一个人的世界只有大了,路才会越走越远!

(2)学会珍惜

弘一法师曾说过:“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我们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

反思自己,这些年来浪费现象一直都很严重:不节俭、不珍惜时间。其实,不断购物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感,相反还使自己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外在而忽略了内涵的建设;现在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不珍惜时间就是现世报啊!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都有用尽的时候;就像存款一样,用老本都会有用尽的那天;惟有不断的珍惜并积累,才会形成源源不断的力量。

所以,我们不仅要慢慢享用“福报”,还要学会“惜福”,从现在做起:勤俭节约,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

改善生活不如意的境界,并不是如翻书一样立时面目全新,或一个方法可以解决的,是要不断的觉知自己,慢慢改变的。不要幻想着一下子有大的改变,而是要不放弃每一个小的努力。关键是自己内心要更加有方向、有力量、有智慧,才能走出更宽的路。


所有教会我们谦卑的学问都是好学问!

愿你也能从中受益!

愿修行之路有你有我!

相关文章

  • 跟着南师学做人—《南怀谨的16堂佛学课》有感

    佛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属于神秘地带。世人一方面求禅修心,另一方面却对庙宇规避。这种两极化态度说明很多人对于佛学的境...

  • 南怀谨语

    南怀谨曾对一名求其办事的人说,忠人之事无大小,既已答应,必当尽力为之。与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的自省道理相合。

  • 降伏心念的次第--南师讲《牧牛图颂》南怀谨

    降伏心念的次第--南师讲《牧牛图颂》 南怀谨 现在给你们讲这一条牛了,这是禅宗渐修的心地法门,《牧牛图》是普明禅师...

  • 如何化精不漏精·南师

    以这个简单奇妙的法子与各位共享。以下摘自《习禅录影》,作者南怀谨 “说到这里,你们一堂人占了半数,心里都在希求了,...

  • 《盛世中国》南怀谨

    中国的盛世国运 “第二天下午南先生约了圣吉和我天南地北地闲聊,其间南先生顺口提到:美国经济要走下坡了,下坡了还要再...

  • 智慧语录 — 南怀谨

    1.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 一个真正有修...

  • 南怀谨潜藏的国学

    几年前,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与世长辞,享年95岁。我想先生之所以长寿,缘起于国学。老先生学习国学,壹生的心得总结为:...

  • 《金刚经》学习笔记(三十四)

    南师的《金刚经说什么》末节是总结,将全书主旨提纲挈领地提点一遍。 学做人。 学佛的前身是学做人。做人做好了,做佛也...

  • 跟着南师学儒释道

    儒释道可以用jing来诠释。儒家核心思想是敬,是尊敬,也是敬畏;道家核心思想是静,是静笃;佛家核心是净,是清净。 ...

  • 南怀谨《原本大学微言》

    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淡茶水的日子 这本书读了好几年了,也是把之前读书笔记拿出来重新温了一下。 南怀谨老先生的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南师学做人—《南怀谨的16堂佛学课》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j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