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精进》的此刻,在知乎上重新看了一下采铜的动态,最近一条是18天前的“我膨胀了,变成了一个球,所以我滚了。希望我以后不会再打扰到你们。”。
一声叹息。
人非圣贤,没有谁能在所有事情都对,对错本来就是相对的。肩负大V光环前行阻力也会更大。如果哪一天我们真能成长起来,不要忘掉自己的无知。接受无知和承认错误本就是一种立场和精神。
回归正题。《精进》零零散散的读了两周才读完,翻看了之前写的读前感也做了一些阅读后的查阅。此书对于我,是一本传播理念上的好书。书本身的定位,应该是采铜针对于迷茫青年、刚步入社会的学生写的一本,由他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经历总结出来的,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的指导。书中并没有对“厉害”这个抽象词下具体定义,大概是指广义上的厉害吧。只是厉害一词如果加上一个具体领域,那么书中所描述的方法论或许就不能完全适用。
抛开作者本身以及这本书内容的论证,换个角度想,采铜能获得知乎上主流的认可(虽然是曾经),那么其知识结构体系也应该是在某种程度上的能获得认可的体系。而且,能成就一个百万里挑一的学识渊博的人,其习惯和行为上肯定也有过人之处。
《精进》是通过时间、选择、行为、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七个维度展开的。
关于时间,作者提及的是应该怎么对待时间。
提及了津巴多划分的积极过去视角、消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宿命论视角、未来视角。五种视角各有利弊,建议是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一句对我颇有启发。
作者提及的收益值和半衰期组成的四象限也很有启发性。重要和紧迫性的四象限用于判定做事的优先级,收益与半衰期组成的四象限则可以用来甄别哪些事值得做哪些事不值得(虽然很多事情从理性上分析并不值得做而我们依旧会去做)。由此的一个有意思的发散是,把半衰期作为一种标准来看人或看历史。“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
作者还提及了做事应该区分快慢,有些事快则好,有些事则应该不追求效率慢则好。
关于选择,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作者提出了很多事情之所以难以抉择是因为包含隐含假设。识别事情和语句中包含的隐含假设有助于更好的看清问题的本质。
四种常见的隐含假设有“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假设”“零和博弈”。
提及了一个有意思的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额,所以生理上有冲动是跑在最前面的... ... 论颜值之重要啊啊啊啊啊)
关于行为,最有效的,是即可行动。
“如果总能想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有道理。
精益创业法。
对事情进行分解,先处理好需要深度思考的事情,再把同质性工作集中处理,可以多线程多任务的高效做事。
复盘的意义。
意外结果也许并非本身有多特例,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之外。
关于学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针对学习材料,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梳理,思考已具备、可补充、可挑战、哪些是简单探索就可以获知、哪些需要长期探索?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中提及的: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
《思维方式》:“理解的推进有两种,一种是把细节集合于既定的模式之内,一种是发现强调新细节的新模式”
不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不只要做归纳,还要做拓展;不只要比较相似,还要比较不同。(很好的维度)
把知识当做一项技能学习。
游戏的一个特征是:“假装相信”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五彩缤纷的生活。
部分工作可以善用潜意识。
创业的价值在于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两个方面。在大公司个人的绩效无法被真实有效的评估,公司会倾向于一种平均化的方式提供报酬。个人在大公司的贡献不具有可放大型。
一种观点“美存在于自然界的复杂性之中”
关于思维,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对于信息过载:“信息过载不是因为信息太多,而是我们的‘过滤器’失效了”。
关于写作的简洁之美
神话故事总结出的“英雄之旅”模型:置身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斥召唤、见导师、越过第一道边界、遇到考研和低友、接近最深的洞穴、接受磨难、获得报酬、踏上返回的路、复活和携万能药回归。(这个模型对于小说作者以及策划是0-1的神器~~~~~)
先发散后收敛的思维模型是比较合理的。
在必要的秩序和规则之外,引入混乱、随机和意外的方式
采铜关于《盗梦空间》图解折射出的他平时的可能有的解析习惯(俺们也是购买了processOn的会员,可不能落入其后~~~)
利器:流程图和结构图
一项法则:当我们思考一个现实场景中的问题时,如果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那么可能意味着这个答案并不周密。
证实偏见(前几天和P聊天刚好聊到了证实偏见是如何作用于星座学)
利器:矩阵和清单
形态分析表格衍生出的遍历式创意~(比较凶残)
清单常常用于证券投资、外科手术、安全工程等对于思维周密性要求最高的领域。
关于努力,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普通到特有,恒定到发展组成的四象限图是一种经典的总结才能的观点。(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四象限图能比较好的体现两个维度两个对立属性的相互关系)
识别自己的独特优势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但是不要忽略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竞争社会。
木桶理论最早用于团队管理,而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的特点,大多数岗位所需的一定是某个领域的专长人才而非是面面俱到的能力。
起步期、提升期、高原期与收入曲线的曲线图(有意思且有启发性)
“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无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
不苟且
资源有限,所以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在于“舍弃”
《反脆弱》中对于反脆弱的定义,它不强韧,但是可以从程度较小的负面波动事件中收益。
杠铃策略,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在大多数投入中,采取能够拒绝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于一个既定领域的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事件,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很棒的策略)
“必要难度”:勇于去迎接有难度的挑战,对个人才能的提高非常有益。
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赐予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非意志力的鞭策。
关于成功,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避免单一价值观和单一实现路径的观点
创新分两种,0到1的,和1到N的。
毕。
感觉此书的精华,并非是章节的划分和作者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厉害人的见解。精华在于零散在书中的那些观点和信息源。它们大概是采铜大哥从知乎这座巍峨的论点和思想山峦上采集出来的真“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