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万里,苦苦追寻幸福的人,实未能领略幸福。幸福在心间,心静、心安、心善,则幸福已至。
幸福即心静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此典故,刻画的是“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暂且抛开物理学,不谈唯心主义。风动、幡动,使其心动,实为物化于心,万物之有形,皆为人心所觉受。心若静,则外物之动亦难使心动。
今日谈幸福,多以物质标准加以计算、衡量,而幸福之领悟在于心;若只纠结于物欲,则易使人为权、钱、色等所困,追求亦永无止境。
谈幸福,需心静。心静者,方能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外物所扰。心静,可养神、生慧。于心静时思考,于心静时反思,于心静时领悟,于己,何事何时方为幸福:或家庭和睦、亲友融洽,或身体健康、工作顺心,使己心情愉悦,皆可。
幸福即心安
心静,使人明智生慧;心安,则使人知足无求,淡泊明志。
《新少林寺》主题曲《悟》中有一句:“多一物,却添了太多危险;少一物,贪嗔痴会少一点。”外物对心之影响不可谓不大,然外物作用均取决于心,心安,则不被物欲左右。
古人云:“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若为利而忧,为名所累,则心不安;心不安,则易生贪念;贪念生,惶惶终日,心累如斯,则幸福毁。
心安者,知足矣,无贪欲,宠辱不惊,得失不萦于怀;静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尽享清风明月;与亲人共享天伦,与友人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心安者,方能体会幸福。
幸福即心善
心静、心安者,还需心善。
心善,乃人之天性。幸福之氛围,乃众人齐心协力营造。善心待人,则令己身、他人常处互助互爱氛围之中。独善其身者,亦未能领略幸福。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于己于人,心善、行善,则福报至,方可领略幸福。有道是:“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心善者,必先善待自己,大千世界纷扰繁杂,何不将压力置于冰箱,而后使其成为动力?繁忙之余,勿忘减压放松;受压之际,亦可谈笑风生。心善者,亦会善待他人,以宽广之胸怀包容他人,以诚恳之心境笑对俗世,以施善之心处事,以仁爱之心待人,幸福自然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