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7年得知用数学公式描述自己的工作,我脑子里的造价工作表达式为:
总价=量×单价;
利润=收入总价-成本总价
曾一度以为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就是核定工程量,商定单价,然后将这两个元素在一定的规范下组合在一起。随后意识到同样的公式,放在任何其他企业同样适用。在那之后,为自己察觉这个底层规律兴奋很久。并且盲目得认为工作会如同那两道公式一样简单。
后来发现项目亏损,需要想办法增加收入。然而自己提出的一些理由都被业主爸爸以合同已经注明为由质疑我的诉求。随认真研读合同,研读关于建筑工程的判例。说来惭愧,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合同。以前没时间读合同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工作的原因。当然,如果仔细归咎,最终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因为即便工作再忙,我也做了一些私人的事情,比如看书和娱乐。那时候业余时间真的没心思研究专业的东西。研究专业的东西既难又苦,加上自己当时心思不在这个专业上面。自然唯恐避之不及,更不要说消费业余时间研读研读。现在确定要在建筑行业扎根,刚好行业不景气,让我有时间读合同。在只字不落的研读一遍合同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合同的作用。它就是用来限定范围。
打个比方。合同就像一个盘子(界限),里面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糖果。清单的作用就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将糖果分队方便统计数量(量)。定额的作用就是给分好队的糖果定一个基准价格(价格)。有些糖果原本不在盘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们会在盘子外的某个地方出现。但是他们出现,不代表就能被找到。这需要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并且投入时间精力去搜寻。
现在,我心目中的造价工作表达式为:
总价=合同内∑(量×单价)+合同外∑(量×单价);
利润=收入总价-成本总价
至此,我心目中造价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合同;量;价。
三个要素之中,总是要区分一下那个更重要。我的结论是合同是量和价的基础。理由如下
首先,合同是建设活动的前提,没有合同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必要计量和定价。
其次,合同限定了交易内容。交易内容为计量和计价限定范围并作出规范。
最后,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是实现图纸描绘的工程。量和价是描述图纸的一类数据参数。
关于合同和图纸,后面还会引出一系列有待我研究的问题。这个星期的文章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什么造价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我们一起研究成长。
flag第一周输出自评:
果然,这种命题作文比不上有感而发写得顺畅。面对这种专业文章,脑子里的知识点都是乱的。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章法。这说明自己立了flag以后根本就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整理润色。还指望像以前一样提前一两个小时写完一篇文章,真的有些天真。以后每天阅读专业文章之后都要做记录。此外,要在交作业的前一天完成作业。关于写作的题目,就以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比较熟悉的输出套路。使用这个套路之后,发现行文流畅得多,思绪犹如泉涌。这种畅快感完全碾压了对专业内容写作的恐惧。有些期待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