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作者: 李红云爱彩虹花晨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15:01 被阅读0次

      今天的晨读课我是让孩子们和我一起重温《兰溪棹歌》,光看题目就非常吸引人了,再加上如诗如画的ppt孩子们完全被陶醉了!特别是“凉冃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写的是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孩子们跟老师如痴如醉地诵读着,好像面前真正的一幅画面在孩子头中显现,到了诗配画环节一幅幅画面跃然纸上。看看孩子我心里更欣慰了,参加彩虹花晨读课是我正确的选择,我一定会带领孩子走下,哪怕再难,我要让农村的孩子也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代,让我们的孩子也能提高语文素养!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相关文章

  • 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今天的晨读课我是让孩子们和我一起重温《兰溪棹歌》,光看题目就非常吸引人了,再加上如诗如画的ppt孩子们完全...

  • 读《兰溪棹歌》有感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代表作。盛唐时代,优秀诗人之多好似满天星斗,熠熠生辉,戴叔伦便是其中闪耀的一颗,他一...

  • 兰溪棹歌

    今晚胡杨林小朋友背的是戴叔伦的《兰溪棹歌》,简单说了下意思,主要想让他想象到诗中景色的美好,说到“越中山色镜中看”...

  • 兰溪棹歌

    今天是我们班参与彩虹花晨读课程第 14节; 助学教师:廖小清 参与人数:五年级18人 今天课程的收获: 今...

  • 兰溪棹歌

    今天我带着班上的52名同学一起参加了一场运动:捉鱼!是的,当学生们在理解“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后不禁瞪...

  • 兰溪棹歌

    清晨,和孩子们一起走近《兰溪棹歌》,欣赏一番美景,由一弯新月、山色、溪水、柳树、春雨、鱼儿等意象构成的“月下鱼跃图...

  •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 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

  •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预习第二单元

    二单元: 默写: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预习第二单元

    二单元: 默写:古诗《兰溪棹歌》、《桃花溪》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兰溪棹歌》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dy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