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诸子百家读书
品读道家智慧( 三)

品读道家智慧( 三)

作者: _Gloria_ | 来源:发表于2016-12-12 21:17 被阅读229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文| 麻生生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塑造着国人的社会人格,道家则成就着国人的自然人格。道家的智慧,博大精深,学理深奥,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与“无为”为基本范畴,对为人处事与政治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其人其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要想深入了解其四宗旨(清、虚、卑、弱),还需从上善若水和反者道之动这两个核心命题来理解。俗话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核心是讲人的品质。

人法地——人要学习地的精神——厚德载物

地法天——人要学习天的精神——天体的运转来自与内部的推动——自强不息

天法道——人要学习道的精神——道法自然——形象的例证——水

                                                                ①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②有边界不争

                                                                ③有边界不争

    对于处下不争这一点,虽然谈不上多么争强好胜,但是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例子。性格使然,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头头,必须让人臣服,然而这并不是诚服。我倒觉得这恰恰与其相违背,这样的“争”只是不顾别人感受却满足自我的手段。况且,写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我完全按照道家文化“墨守成规”,在这我并不是说一定按照道家文化去规定自己的行为,若是这样我觉得和那种利用宗教教义来绑架人欲没有什么区别。最好的方式是,道家的文化,可以给自己一个建议,然后揣摩。不然会把本来很活的东西变得很死板,没有自我的反省,反而禁锢了自己的思想。

    对于“不争”,目前认为还是要分情况来考虑,尽管大家主张出世的哲学,但是并不能全部用于眼下的社会。若是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归隐”一段时间之类的,只是打着出世的名号而逃避现实生活,逃避社会。这是关于所谓争与不争的我的看法。再看人与人之间,有的人倾向于希望别人都依赖于他,自己成为头头的那种感觉。在我看来,时而久之反而会自我麻痹,时过境迁,若不调整自己的这种状态,会很难生活下去。

    争,要看为何而争;不争,要看因何而不争。争,可能是一种徒有其表的证明,不争,可能是一种深思熟虑的韬晦。总之,争有争的好处,不争有不争的道理,主要是看在何种情况下,如何面对与选择。


以上属笔者拙见,望交流探讨。

相关文章

  • 品读道家智慧( 三)

    文| 麻生生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塑造着国人的社会人格,道家则成就着国人的自然人格。道家的智慧,博...

  • 品读道家智慧

  • 品读道家智慧

    每天学习“学习强国”,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天早上起来就学习了《道德经》。 本课程主要分三大部分:道家的渊源和宗旨...

  • 品读道家智慧( 二)

    文| 麻生生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塑造着国人的社会人格,道家则成就着国人的自然人格。道家的智慧,博...

  • 品读道家智慧(一)

    文| 麻生生 儒家和道家,都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塑造着国人的社会人格,道家则成就着国人的自然人格。道家的智慧,博...

  • 听慕课《品读道家智慧》

    学习强国今日推荐慕课《品读道家智慧》,由西安交大老师讲解。一共23期,每期2分多钟,分成3章。讲解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 读道德经

    道家的渊源和宗旨 品读道家经典,增长人生智慧。我们怎样来了解自己的文化呢?通过经典,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经...

  • 道家智慧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概括出来四个字,就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兴衰成败,祸福存亡之事,然后知”,知...

  • 道家的智慧

    四个问题: 1.为什么讲道家? 2.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3.智慧想表达什么意思? 4.道家能讲吗? 四个问题答案:...

  • 道家的智慧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网易公开课韩鹏杰教授授课整理) 书以写意,抒发感情。写字如此,文章、语言、讲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道家智慧( 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fv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