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范蠡隐居分水》何铁牛著

《范蠡隐居分水》何铁牛著

作者: 天目桐君采药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18:37 被阅读0次

西施墓地

西施跟随范蠡来到蠡湖村后,定居在此地以后就在蠡湖村终老,西施就安葬在范蠡、黄秀凤一起。范蠡、黄绣凤和西施都合葬在安定山上,墓碑上的刻字,是西施墓的字样。

据光绪《分水县志·存疑》载:“西施卒葬于湖滨,今圭峰山下有西施墓在焉。”“惜西施墓止黄土一抔,碣断碑残。”西施墓其实不在湖滨,更不在圭峰山下。蠡湖村老年人说:“西施墓在村南安定山的小湾岙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我亲眼目睹西施墓前有几根东倒西歪断残缺裂的石柱,石柱上端雕刻着凸形的莲花,唯有一根完整无损,大约有两公尺高,直径为二十公分。墓前有一块方形石桌,桌面上刻有棋盘,立在墓前还有一块墓碑石。自从范蠡西施安葬在此山后,这里就成为义冢山,专门作为坟地之用。由于年代久远,墓地周围长满了野草荆棘,灌木小竹丛生。四十年代该村乡绅徐家洲以开辟安定山、鲤鱼山种桐油为名义,实际上是掏西施墓为目的。桐林荒废以后,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以破“四旧”,再次刨西施墓,经过两次挖掘,墓碑、石柱、石桌已经不知去向,从此安定山种植茶叶至今。”对此粱一行探访西施墓写下了《西施墓》的诗:

西施以貌冠天下,功勋业绩更堪夸。

事仇竟倾夫差国,复国还使勾践霸。

隐踪齐宋轻金宝,飘浮五湖作云霞。

芳迹到处传千古,可怜香丘却种茶。

按照叙述者手指的方向和位置,远远望去整个安定山是一座小丘陵,一行行碧绿的茶丛,一层层环绕到山岗。原来西施墓地,就在安定山的转弯岙处。每年采茶的季节里,偶尔会见到采茶女边采茶边唱歌的情景:

晨雾霭朦安定山,茶园深胧云层端。

隐约闻歌似仙乐,西施弹唱伴其间。

古代的安定山却是另一番景象,明朝本县人赵经世,曾经写下一首七律诗《串西施墓》记其事:

沼吴霸越有谁同,一女能降百万雄。

博得君王怜弱质,忍抽肝胆泣孤忠。

羞将褒妲同倾国,敢与种蠡论伟功。

寂寞山阿香骨在,月明林下水晶宫。

西施墓地,依山旁水居高临下,如同兵家安营扎寨似的,在这里可俯视百江溪,观鱼胜过富春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钱塘江中的鲥鱼来桐庐富春江和分水江产子,在春末夏初之际,趁着暴涨的洪水逆水而上,也有很多的鲥鱼游到分水镇以上的溪流中。有时也会见到,不知从上游什么地方漂流而下,成双结对的大鸳鸯,随着洪波的一起一落,照样戏水追逐。平时常有水凫,浮游潜泳觅食。

西施墓地选择在此处,是有其原因的,并非像志书记述在蠡湖之滨和圭峰山下,而是在安定山东南隅转折的小湾岙处。从诗人写的“寂寞山阿香骨在”,这是实指而言,那个“阿”字,真是说在转弯岙处。根据地理风水学的角度看,便知道西施墓座东南朝西北,左侧的“青龙山”是圭文山,右侧的“白虎滩”是百江溪的溪流和沙滩。

相关文章

  • 《范蠡隐居分水》何铁牛著

    西施墓地 西施跟随范蠡来到蠡湖村后,定居在此地以后就在蠡湖村终老,西施就安葬在范蠡、黄秀凤一起。范蠡、黄绣凤和西施...

  • 《范蠡隐居分水》

    文/何铁牛 自序 拙作《范蠡隐居分水》是记述桐庐县境内的文史资料。为了抢救范蠡隐居...

  • 《范蠡隐居分水》 文/何铁牛

    范坂田 范蠡定居在蠡湖村后,改荒滩为良田,到了清朝末年,才有光绪《分水县志》记载:湖外有田千余亩,范...

  • 《范蠡隐居分水》

    范蠡从凤凰墩迁居分水镇 作者 何铁牛 范蠡曾在浙江省长兴县蠡塘村隐居过,单家独户居住在凤凰墩上。那...

  • 《范蠡隐居分水》

    范蠡西施返越隐居凤凰墩 作者 何铁牛 春秋末年,范蠡带领着西施和全家人,辞别了宋国的陶丘,重...

  • 范蠡隐居分水

    范蠡在蠡湖村著书流传于世 作者 何铁牛 据分水镇范蠡后裔代代传说,越国大夫范蠡在复越吞吴,功成名就以后...

  • 《范蠡隐居分水》

    范蠡在分水镇儒桥村开渠道引水 作者 何铁牛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以后,接着又称霸中原,然后范蠡急流勇退,他...

  • 《范蠡隐居分水》

    蠡湖的淤没 作者 何铁牛 从山川水流考察看,蠡湖村正是百江溪与雏源溪两水汇合处,由于两个地区降...

  • 《范蠡隐居分水》

    范坂渠 文/何铁牛 根据村人所说,我走进范坂田间,沿着范坂渠的延伸进行考察。由范堰拦进的水...

  • 《范蠡隐居分水》

    范堰 文/何铁牛 范蠡在蠡湖村旁开荒改田后,接着要开通渠道,然后还要筑堰拦水,无论是石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蠡隐居分水》何铁牛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gu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