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九斤
Mood:如果有一个问我,”你是要今天的一颗糖,还是明天的两颗糖?“我会说,”不,我要十年之后的那一千颗糖
想要很好的阅读一本书,就要用正确的眼光去对待它,带着审视的目光去思考,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走马观花。
今天是第一次阅读《刻意练习》这本书,是正式阅读这本书之前的一个了解。
关于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和科学作家-罗伯特普尔合作撰写的。可以练习的理论起源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和艾里克森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后来被格拉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理论定律。
刻意练习的目的。在一个领域取得非凡成就,成为引领者。
刻意练习的成果。正向-成为所在领域的引领者,具有开创精神和创新精神;反向-成为一个熟练的搬砖者。
哪些能可以练习。开车、打球、写作、烹饪、销售····发现:这些都是“认知复杂度”较低的活动。
关于1万小时理论的真相。一是从来都不存在1万小时理论;二是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关于1万小时定律存在的问题。一是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万小时这个最低的阈值;二是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也会是一大部分的决定因素;三是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它取决于练习方法,举个例子:有些人看似很努力,但并没有很大收获。
畅销书作家所忽略的事实。一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坚持1万小时;二是一万小时是否真的能把人引向成功;三是坚持一万小时的关键点和本质是什么
刻意练习的本质。一是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二是刻意练习是在训练人们的长时记忆能力和肌肉记忆能力。
如何正确对待刻意练习和1万小时理论。虽然一万小时理论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的一次不完全正确认识,但是也从侧面表示了刻意练习和坚持长时间的练习对人们的帮助,所以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工具书,去学习书中对自己有帮助的练习方法。
天才和平庸之间的差距只是一份可持续的刻意练习和一丝天赋
2019.7.18日 九斤记于此
7月倒计1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