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两大困扰(见育儿文集前两篇)写完了。好朋友看了后,给了高度评价。此外,她还有一个困扰,担心夏天宝宝起痱子。让我给点建议,最好再写一篇文,她说她预定了。
这让我特有成就感,就像你做了一桌菜,有人吃得津津有味,连夸好吃,吃完后意犹未尽,嚷嚷下次还要吃。

好了,引用郭德纲主持节目常说的一句话:闲言少叙,让我们干点正事吧。
婴儿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易出汗。而且脖子、四肢关节处皮肤褶皱多,不透气,容易出现皮肤起红疹子,继而溃破,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痱子。注意痱子不是湿疹,下一篇介绍专门介绍湿疹(又给自己挖了一坑)。
胳膊腿一般只有胖宝宝有此困扰,而且平时总有机会活动伸展,问题不大。可是颈部就没那么简单了,不管宝宝胖瘦,新生儿脖子短,肉肉必然堆积。再加上,刚刚出生的宝宝,大动作还未完全掌握,如果没有大人帮助,脖子根本动弹不得。只能任由皮肤积汗发潮,继而发红溃烂甚至化脓感染。至于身体其他部位,比如胸背部也可能长痱子,这种比颈部还是容易护理一些。
所以我会重点谈谈颈部痱子怎么防治。
说到“防治”,其实是两件事。我个人是首先推崇“防”,护理工作做到位,防患于未然,最好不要用到“治”。古人不是也说“上工治未病”嘛。
1 穿对衣服很重要
预防痱子很基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穿对衣服,穿对指薄厚合适。
宝宝穿什么估计是家家都争论不休的话题。一般老人觉得宝宝怕冷,担心孩子肚子着凉,脚着凉,要多穿。年轻人呢,说不出个一二三四,很难说服老人,觉得不是大事,就妥协了。
老人上了年纪,新陈代谢慢,就是常说的火力不旺,肯定怕冷。而在老人眼中,孩子比他们自己还弱(这就是老人想当然了),所以给孩子穿得更多。
宝宝不会表达,有苦难言。其实婴儿新陈代谢旺盛,怕热不怕冷,穿衣服应和年轻男士差不多,所以常说宝宝要和爸爸穿一样多。穿得多也并非没大事,长痱子算小毛病,中暑脱水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但是爸爸们体质也有差异,只能参考。标准判断方法还是通过宝宝,后颈背处温热不出汗,手脚略凉就是最合适的。新生儿头部是散热最多的部位,最易出汗,不要根据头部判断穿多穿少。
温馨提示:新生儿头部才是最怕着凉的,春秋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
2 保持皮肤干爽透气
保持皮肤干爽,是不是有人想用痱子粉爽身粉了呢?打住,千万别用。
首先细小粉尘容易侵入呼吸道,造成过敏、呼吸道感染;其次会堵塞毛孔,使得排汗受阻;而且痱子粉易吸水变成硬颗粒,摩擦皮肤更会加重皮肤溃烂。更别说其中还含有害成分了,痱子粉可说是百害无一利。
我们要做的是先保证室内环境。室温26度左右,湿度60%左右,是最舒适的。注意空调不要对着宝宝吹,睡觉时穿上长袖长裤,尽量远离空调就可以。
然后给宝宝勤洗澡,夏季可以一天洗两到三次。脖子等皮肤褶皱处,一定要冲洗干净然后棉布蘸干。洗好澡后,让宝宝趴半小时左右,这样除了可以保证脖子皮肤干燥,还可以锻炼颈背部肌肉,促进生长发育。
如果脖子已经出现发红迹象,更要多趴着。平时躺着睡觉的时候用一块软纱布垫在脖子里,有助于吸汗。
3 谨慎选用安全的药物
崔玉涛说过,洗澡时,澡盆里滴几滴“十滴水”可以防治痱子。
他说,十滴水是可以口服的药物,对宝宝来说是安全的,即使不小心喝几口洗澡水也不用担心,其他药物就不同了。
有些医生又说十滴水是治疗中暑的,不能治痱子,并且十滴水含有樟脑成分,有毒。还有人推荐藿香正气水,痱子水等产品,可谓众说纷纭。
不管咋说,药物选用还是谨慎为好。
我的意见是,没长痱子前不用任何药。轻微发红或溃破,依然可以不用药,实在不放心可以澡盆里滴几滴痱子水或十滴水。一般护理得当,恢复还是很快的,不需要涂抹药物。如果真的严重到化脓感染了,及时就医。
做到以上三点,宝宝一定能够度过一个舒服惬意的夏天。其实有时候家长说宝宝哭闹厉害,不好带,可能部分是因为性格,但是大部分还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包括吃喝拉撒睡没有得到满足,太冷太热,长牙齿不舒服,生病等等)。所以,这些方面把宝宝伺候好了,家长也会轻松不少哦。
好啦,今天的这桌菜就是这样,不知道还满意不?我的朋友(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