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数据统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数达到2000万。现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也取消了,也就是会计上岗的门槛已经撤除,理论上谁都可以从事会计工作。会不会出现 “滴滴”账房?
一些中介平台公司,如法律服务的平台网站,提供初创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类服务,做到了网站引流和推荐,类似共享会计服务。价格方面比线下的便宜20%—30%,基本上可以让线下没有利润。
入驻平台的会计人员暂时还不清楚是否有补贴,但没有补贴这样的服务价格很快会进入瓶颈,不是数量上不去,就是质量跟不上。另外,这类平台还只是一个接单的平台,并没有提升会计的效率,会计核算效率的提升,服务内容的延伸和扩充则需要专业工具的开发。
如果将共享会计,与滴滴类比。共享会计要实现质和量的双重提高,要给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开发各种通用型的工具,同时允许个性化设置,针对特定的行业还要有特定的高效整合性工具。这里的工具不是简单的财务核算软件搬到“云”上面,还需要更多的其他核算工具,帮助不同行业的企业能提升除会计核算之外的会计信息所能反映的质量,如客单价,人均产出等。
说到结合企业行业属性开发特定工具,也有人提出,会计AI是不会是平台型,更多的是特定企业的定制型。
会计服务产业非常大,简单点的核算需求按2000万会计,人均3万元一年的基本收入,就是6000亿的年基本需求产值,还不包括其他税务咨询,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会计AI有面向初创型和中小企业的共享会计平台型公司,有面向大型企业集团的定制化会计AI,还有专业会计服务领域会计AI,还有审计、咨询领域的会计AI,各个行业都有生存的空间。
而共享会计首先是吸引客户和会计人到平台上来,需要开发各种提高会计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云端工具,简单的作为吸引客户流量的抽佣金模式不能长久。在有了一定数量的客户,最好是基于某一共性的客户(如某行业,或某阶段,或某共同需求的)大量数据基础,训练出自己的快AI。
正如,滴滴,现在还是需要大量的司机,未来一定是无人驾驶,逐步的替代司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