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儿子在电话里告诉我:“妈妈,奶奶说我们家明天烧冬。还让我替妈妈磕头呢!”
烧冬是江南家乡的方言,就是祭拜祖宗。
在江南,我的家乡,每年的冬至前一天都要烧冬,家家户户祭拜祖宗,烧冥币黄纸,给祖宗磕头。这种风俗习惯是祖先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以此来表示子孙们对祖宗的孝心和敬重。
记得小时候,冬至快要来到的前几天,奶奶就坐在家中忙了折叠元宝。奶奶说,烧冬那天很忙,元宝折叠起来又慢,她害怕赶不上给祖先拿钱,所以乘空闲的时候,早早地便折好放在那里,心里也就放心了。
烧冬的早晨,奶奶一大早就起来了,给一家人做好早饭后,她就开始忙着准备烧冬的菜式。一般二个荤菜,三四个素菜,其中豆腐和粘饼是少不了的。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粘饼,它是糯米粉和水搓好做成的饼子,里面白糖做馅,上面沾些芝麻,放在油锅里一煎,金黄金黄的。每次奶奶把粘饼做好放那,我总是会偷上几个放在裤袋里,躲到房间里面先吃,因为奶奶说了,要先让祖先吃好我才能吃。心里又馋,只能抢在祖先前面先品尝一下。
每每想起儿时的幼稚,心里都会愉愉一笑。
在我的家乡,冬至这天,在吃食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吃法基本跟平常一样。条件好的人家借着过节的口号,弄上三两个小菜,几两白酒,一家子开心地庆祝一下。
北方人一般在冬至这天都会包饺子吃,一家人围着小火炉,拌上几盆凉菜,弄壶小酒,以此来庆祝冬至到了。
我在北方十几年了,每年的冬至都是在他乡度过。我们虽然是南方人,但是也入乡随俗,跟随人家当地人一样,在冬至的这天,早早地便收工不干,和面赶皮,买上几斤猪肉,和上一些芹菜香菇拌馅料,让店里的员工都和我们坐在一起,美美的吃上一顿手工饺子,庆祝冬至到了。
冬至好像是严寒的使者,他的到来意味着从这天开始,天会越来越冷。数九严寒天,指的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起。
冬至到了,雪花也跟着来了,北方的天空,连续几天的下雪,漫天的雪花飞舞,处处银装素裹。外面天寒地冻,百草萧条,天变得越来越冷了。北方因为天气太冷,农民们只能种上一季粮食,便早早的休息在家里,吃饭睡觉,打牌,以此来消磨这无聊的时光。直至明年农历五月份才开始春耕。
江南故乡的冬天,虽然没有北方寒冷,但是冬至过后,田里的农活也淡了,基本上没什么可以干的了。男人们都出门打些零工,女人们在家里做做针线活儿,好赌的妇女,午饭后,三四个人约好,往牌桌旁一围,便眉开眼笑的抓起牌来。这样的日子持续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田里的活儿慢慢也就忙了起来。
冬至到来了,年也就近了,寓意着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冬至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