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

作者: 淡淡的云_f0fd | 来源:发表于2021-05-18 16:30 被阅读0次
    01

那是一九五七年我有一岁的时候,爷爷就过世了,爸爸兄妹四个,二叔三叔和姑姑。

那个年代家里穷,奶奶嫌在一起人口多,不好做饭,就叫爸妈和我搬到院子东边的有两间西房的牛院来住。

从此,这里就是我们住了十六年的家。

说是牛院,实际上院子也就有十多平米大,南边有个敞口小柴房,东南角靠巷道边上有一小厕所,茅坑和猪圈都在门口外边的巷子里,为这个对门邻居家经常找我们家的麻烦。

西北角屋檐下盘了个灶台,也就是我们夏天做饭的地方了,屋里有台土炕有一大一小两窗户,总共也就十多平米。

一到下雨天外面下着大雨,屋内下着小雨,我们就用大盆小罐的接着。

下雷震雨还好些,一到七八月,秋雨连绵不断的时候,屋顶像断了线的珠子,稀里哗啦往下撒了下来!

接水的盆如同乐器一般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我又像小猴子跳舞似的 ,把快接满水的盆端着倒到院子里。

等到天晴了,太阳晒干了房顶 ,爸爸经常会爬上房顶去修房子,加盖瓦片。

院子中间还有一口废弃的枯井,平常都用一个石磨盘盖住,一到冬天就挖开来当地窖来储存红薯用。

因枯井很深,存的红薯很保鲜,到来年二、三月还都还很好吃。

那时候生产队分的粮食少不够吃,一到冬天,红薯也就是一家人的口粮。

怕井里面缺氧,爸爸就把井口提前好几天挖开让晾着,也是爸妈人缘好,邻居们都抢着排着队往井下边存放,井下能存放好几家的红薯哩!

下红薯时爸就在井口放半截子粗椽,用粗麻绳在上面绕一圈,另外一头绷着个筐,让五六岁的我站在筐里手抓着绳子,爸爸再把我放下井去。

从井上面往下看,十多米深的井口就是个大喇叭筒,深不见底。

在井下说话,嗡嗡的直响,回声很大,再围绕一周走一圈,看起来比我们家院子还要大。

爸爸把一筐筐的红薯吊下来,满满的一筐红薯很重,我根本往边上拉不动,爸爸就教我趁着他还没有放到地上的时候,赶紧趁势往边上拉,这样爸爸在上边吊着我拉就轻快多了。

我就一家一家把红薯捡好堆一堆,用砖块画上记号,以便取的时候不出错。

02 

因为父母都要去生产队劳动,从八岁上一年级开始,我就带着两岁的妹妹一起上学,也一直担任着班里的学习委员,同学们的作业本的收发也都是我。

那些年除了交两元钱的学杂费和课本费以外,我即乎没有买过学习用品,全都是上学期同学们写剩下不要的铅笔头和四处搜集的画报、传单及废纸,最好的就是五分钱一大张的大白纸,割开了用针线扎在一起备用,正面写了写反面,还有一块石板一直陪着我。

我十一岁的时候妹妹能自己玩了,我就又带着两岁的大弟弟上学,他们都很听话,上课时候坐在我和同桌中间乖乖的听老师讲课,下课后我同桌还给弟弟扎个小辫,玩的不亦乐乎。

升入三年级时我们搬进了村里新盖的学校,一排排崭新宽敞的教室。又大又明亮的窗户,教室前面大大的院子,下课以后可以尽情的活动,还有好大的操场,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场地。

操场前面栽着一根十多米的水泥杆子,上边对着挂着两个大喇叭筒,下面还有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清晨,全校小学至初中、还有农中的,总共几十个班级的学生都在一起上早操。

当大喇叭里放出雄壮、嘹亮的国歌时,同学们以班级为组合,整齐的排列着队伍,脖子上飘荡着鲜艳的红领巾,敬着少先队员的队礼,唱着肃穆、庄严的国歌,五星红旗在歌声中缓缓的升起!

接连传来震耳欲聋喊操的哨子声同学们有节奏的脚步声以及一、二、三、四的回应声,久久的回荡在耳中。

操场上,也可以同时上几个班级的体育课,同学们跑步、做操、打篮球、翻双单杠、踢毽子扔沙包,快乐极了。

那时,因为家里生活紧张,没有钱买书,我是梦寐以求的到处找书看,到舅舅家找出舅舅早年读过已发黄的书、没写完的作业本、还有一杆用过的旧钢笔,也是我用的第一杆和唯一的一杆钢笔,舅舅都送给了我。

到姨家也是翻书看,姨夫当过兵,有不少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林海雪原、还有好多小人书,姨也送给了我,更是如获宝珠。

我走路看、下课看、吃饭看、睡觉看、到家烧火做饭也看,不论是古典文学还是戏剧画报,只要上面有字,我似懂非懂的都要看。

每天我除了专心听课以外,说废寝忘食的看书,一点都不夸张。

有人说读课外书怕影响学习,可是我一天不看书,就觉得像没吃饭似的,好像少了点什么,同学们怕考试,我特爱考试,因这能检测你学习成绩的结果。

每次考试我的成绩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我写的作文以及每学期优秀学习委员、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都被贴在教室后面的板报栏里。

可是,当我升入了五年级的时候,二弟也出生了,困难贫穷的家庭,连我上学两元钱的学费都经常拖欠着交不起,无奈之下,父母就让我辍学了。

之后,我的两个班主任老师找到我的家里,看着贴满屋子的奖状给爸妈说:“不让孩子上学真是太可惜了,要是让孩子读书,说不定以后可以当作家的。”如此这般的说了大半夜。

但在当时每日忙忙碌碌,都为能填饱肚子而只顾眼前,作为大姐的我,理应为父母分担家庭负担。

很遗憾,我五年级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那时才十二岁,就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作者简介:陈淑云,生于一九五六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酷爱文学,圆少年之梦。

相关文章

  • 我童年的回忆(原创作品)

    童年的回忆,如雨后的天空般湛蓝,让童年的回忆感觉心旷神怡。 童年的回忆,如脱缰的野马般飞奔,让童年的回忆感觉肆意潇...

  • 童年回忆的童年

    抓取青春的日子 夸耀幼时忍住的哭腔 童年回忆的童年 俯身观瞧的你们 是用慈爱,还是不屑? 我们曾经梦想的表演 我们...

  • 回忆童年的回忆

    1989年的冬季,一个寒冷的夜晚。在当时还是很简陋的医院,我和很多宝宝一样,降临在了这个世界! 当时花了两块多钱生...

  • 20 年前,红白机就是我一整个“夏天”的记忆

    有回忆的地方,就是童年;有童年的地方,就有“游戏”。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童年回忆中藏着红白机游戏的身影。...

  • 我们的童年生活

    回忆起童年,我们小时候的童年丰富多彩,回忆起童年往事,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印在脑海。躺在床上想起许多童年往...

  • 童年的回忆

    一听到“哈……啊哈……”的前奏响起,总能不由自主地哼起主题曲。“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

  • 童年的回忆

    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润泽万物之后,万物所出现的那种新鲜、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

  • 童年的回忆

    天上星星闪闪, 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可否曾串起儿时的记忆? 地上樱花飘落, 似是清风织成的小船, 可否曾载满旧日...

  • 童年的回忆

    转瞬间步入社会,金钱,地位,宛若过眼云烟,每天带着各种不同的面具,混迹在形形色色的人之间,看着镜子中那张貌似成熟的...

  • 童年的回忆

    也许因为现在是春天,想到童年,就想起小时候挖灰巧菜吃灰巧菜的经历。 我生长在秦岭山脉中一个小县城洛南县北塬,家庭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的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ty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