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位小贷的朋友过来喝茶,跟我聊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不知道是茶有点烫还是他比较激动,坐在我面前居然擦了擦汗,说,幸好最后关头发现了端倪,要不然这50万贷出去说不定就收不回来了,对于一个信贷员来说,这钱要是成了坏账,那可够他受的了。
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他跟我仔仔细细说了事情的经过。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刚刚进入夏天就发布了高温预警,我这位姓戴的哥们儿在公司正琢磨着怎么完成这个月的业绩呢,公司门口进来一位穿着很斯文的中年人,来到了前台。
紧接着那中年人就被带到了小戴的办公室,坐定下来寒暄了几句之后,就进入了正题。这位张先生是来公司谈贷款的事情的,准备在小戴的公司贷50万,用来在上海郊区的一个灯具城开店。
按照张先生的描述,他是福建泉州人,来上海已经三年多了,以前一直都是做灯具销售的生意,担任一家灯饰公司的业务员,主要做上海市场。他看到上海的灯具市场很红火,所以就想自己也做这个生意,他已经拿下了自己老东家的产品代理,还有在灯饰市场也租了铺位,现在住在那个灯饰市场边上一个还挺高档的小区里。这次想在小贷公司贷50万,主要是用来进行商铺的装修和支付前期的货款和宣传。
从这位张先生提供的资料来看,一切看起来都很好,身份证能证明张先生的户籍和身份,还有他提供的房租租赁合约、商铺租赁合约,以及在灯饰公司之前的工作证明,看起来都能证明张先生说的都不假,小戴甚至还在网上搜了张先生的简历,跟他说的基本也都一致,于是让张先生填写了申请贷款的文件,提交了各种资料和复印件之后,让张先生回去等消息,等风控做完尽职调查,会尽快给张先生答复。
小戴心里还是有几分窃喜的,看来这单生意应该问题不大,可以顺利完成的话,他的业绩指标就没问题了。
正在小戴美滋滋地等着公司风控给他带来审核通过的好消息的时候,风控让小戴去聊聊这单贷款的事情。走进办公室,风控就跟小戴说,这单贷款,他们觉得有一些问题。然后他们打开了大屏幕,里面正在播放小戴跟张先生面谈时候的录像。
这是公司的标准流程,在跟客户谈判过程中,会录制下整个过程,风控人员会对录像进行分析和研读。风控跟小戴说,从客户提交的信息和资料上看,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征信上也没有污点,但是从这段录像里,他们看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信息。
第一,这位张先生在椅子上坐着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沾着椅子的三分之一的地方,而且他的腿显然缠着椅腿,双手放在桌面上,手指摩擦手心,这是很典型的焦虑的表现,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贷款能不能谈成而感到焦虑,那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张先生在跟小戴谈话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个动作,就是手抬起来去摸自己的眉骨。这个动作出现很频繁,从心理学上说,这个动作是当事人羞愧的表现,如果说张先生因为担心贷不到款而焦虑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这种下意识表露的羞愧又是为什么呢?让人生疑。
第三,张先生的整个坐姿上看,他的左边肩膀是垮下来的,在说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动作,就是去揉自己的鼻子,尤其是在跟小戴说他已经拿下了灯饰公司的代理,还有他租住的地方的合同给小戴的时候,出现了张先生跟小戴目光对视的状况,有意思的是,张先生在跟小戴说那份租房合同的时候,他的眼神看着小戴的眼睛,手指竖起却没有指向那份合同,并且跟眼神的方向也是不一致的。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说谎的动作和表情了。
基于以上的这些动作和行为的判断,风控认为张先生很有可能在说谎,需要进行进一步核实,尤其是这份租房合同,很有可能是有问题的。
接下来风控对这位张先生过了更详细的调查,发现这份租房合同果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合同上显示的地址和门牌号都是正确的,但是在这个地址和这个门牌里是没有这个单元的,也就是说,合同是伪造的。
后面的调查就更证明了风控的思路是对的,张先生确实曾经在那家灯饰公司就职,但是因为涉嫌挪用销售款,已经被公司给开除了,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拿到公司的灯饰代理权。至于那份灯饰市场的租赁合同,确实存在,但是这是张先生跟灯饰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勾结,花钱之后签订的虚假合同。
说到这儿,一切终于真相大白了,这位看起来很好的张先生,其实就是一个想要来小贷公司骗贷的骗子。要不是风控人员在视频中看到这些动作和表情,察觉出张先生不对劲,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就因为信任让他给得逞了。
当然我还是相信,即使被张先生这些小骗术骗过去,风控也能在后面的工作中找出破绽,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这个案例里面看到心理介入对于风控审核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有了这些疑点,风控在后续的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
因为很多时候,对于一个人的态度,是会影响到最终对他的判断的。如果你选择相信这个人,你会下意识把他往好的地方去归类,但是如果你开始对他有了怀疑,你会变得更仔细更小心求证。

虽然这单业务黄了,不过小戴倒是很看得开,他说这次跟那些风控学到不少东西,尤其是对人的细节的观察,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加小心。
人心是最难测的,尤其对于做信贷的人来说,判断失误的结果可能就是大笔的金钱的损失,所以更需要小心,再小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