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是越来越热了,每天出门,防晒霜+遮阳伞已经成为了我的标配。
但即使很多人都强调过防晒对保护皮肤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不少女生忽视了防晒工作。
黑点,而这些就是紫外线在皮肤上形成的晒斑,如果长期不做好防晒,迟早都会显现出来。
为什么要防晒?
因为一年四季,无论阴天刮风下雨还是下雪,都会有紫外线的存在,而紫外线是造成皮肤晒伤和衰老的原因。
UVB和UVA有什么区别?
UVB是指波长290-320纳米的紫外线,能够引起红肿、水泡、脱皮等症状,是晒红晒伤的罪魁祸首。
UVA是指波长320-400纳米的紫外线,能够引起皮肤晒黑,是晒黑衰老的主要原因。
UVB通常存在于户外,且在夏季或晴天较为强烈,可被云层、玻璃、衣服、雨伞等阻隔。
UVA不受窗户、遮阳伞等的阻挡,无论四季晴雨、室内室外都无孔不入的,即使阴天下雨一样具有威力。
误区1:SPF值越大越好
SPF指的是对UVB的防护力,SPF值后面的系数表示可以延长皮肤被UVB晒伤的时间。
SPF20为(20X20=400分钟),SPF30为(30X20=600分钟),以此类推。所以系数越大,说明延长被晒伤的时间越长。
另外,建议如果是日常脸部防晒的话系数在15,海边一般用25-30;而身体的话是建议:脸部是15-20,身体海边30-50。
敏感肌肤谨慎使用防晒产品,因为皮肤薄,使用过多、过高系数,会灼伤肌肤,晒后一定要用晒后修复,使皮肤光滑、亮泽,如果你晒后不擦修复,会伤,而且会脱皮。
但是,SPF越高的产品含更多的防晒剂,而这些增加的防晒剂对皮肤的危害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很多人用了高系数SPF防晒霜后皮肤会过敏的原因,所以建议最高指数用到SPF50即可。
既然说到SPF,解释一下PA。
PA是指防晒产品对UVA的防护效果,有+,++,+++三种强度标示。PA+(有效)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2-4倍,PA++(相当有效)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4-8倍,PA+++(非常有效)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8倍以上。
误区2:出门前几分钟涂防晒就好
防晒品涂抹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后才能发挥作用。而且根据剂型的不同,形成时间有所差异,因此防晒霜一定要在出门前提前涂抹,最好提前30分钟。
误区3:防晒直接涂就行
防晒霜是护肤保养的最后一步,所以一定要用完护肤品后再用,切不可贪图省事简化步骤。在没有脂质防护的情况下直接将防晒霜涂抹在脸上,会令粉质更有机会堵塞毛孔,造成痘痘及痤疮。如果是化学防晒成分比例偏高的防晒品,在吸收阳光分解后,也会对肌肤造成更为直接的刺激。
在上防晒之前,最好让之前的护肤品充分吸收后再上防晒,这样搓泥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的。而且防晒如果没用足量的话,就跟没用一样,一定要用够量才能起到作用,一般来说全脸的防晒大概一个一元硬币那么多。
误区4:防晒不用卸妆
一般来讲,普通的防晒产品不需要卸妆,用洗面奶就可以彻底清除干净。但是对于一些洗面奶难以洗净的油腻防晒产品就需要卸妆。
其实关于防晒要不要卸妆的问题,算是个千古难题,不停的被拿出来说。VV自己的态度和做法是:如果只涂了防晒的话,拿卸妆水卸个妆不会花多少时间,而且自己也会更安心。
欧美防晒和日韩防晒有什么区别?
①美白选亚洲系
全世界最怕晒黑的就是黄皮肤了,所以亚洲系防晒一直以来追求的就是白嫩润肤质感,所以防晒产品追求高倍的美白指数,而且一般比较温和,但是防晒指数会很低。
②防护找欧美系
大多数欧美人士,都喜欢晒日光浴,所以,用欧美产品,想美白是不可能了,有可能越晒越黑,因为它只防晒伤,而且有时候质地厚重偏油腻。
而不同季节、场合、肤质选择的防晒,也都是有讲究的。比如有的防晒比较适合用于身体,比如去海边要选择的防晒,需要看准高倍系数、防水防汗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