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走了,而且也算是走得很快的,这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
起先,大家都以为她会拖过一月或半月。两天前,大姑姐还讲,去买点锡箔纸先折起来,胡先生不大赞同,一脸严肃,问,是不是早了点?他以为,自己的老娘这一次还会挺过来。
从这一点上来看,胡先生的嗅觉不如他姐姐。
后来,我还是没经得住大姑姐的窜掇,我们俩去了附近一家卖锡箔纸的店,买了几百元钱的锡箔纸回来。接着,我又与大姑姐在老太太房间翻箱倒柜,找出她的老衣和一大袋白布。
与大姑姐拉扯家常,我讲自己啥也不懂,幸好有她。我知道胡先生更不懂,所以我对大姑姐讲,万一老太太走了,办丧事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就让她直接跟我讲。当时,我还在网上下了几单,购买了几样按当地风俗人死之后必备的用品。还想着,反正不急用,就算是慢慢寄来也没事。所以,当3月16日中午老太太突然停止了心跳,惊得我真的是不知所措。话说回来,人的生死真是难以预料,就如人们所讲,不过一线之间。
再讲大姑姐,这两天呆在老太太身边折锡箔,一边折一边和她亲娘说话,妈,这些都是我给你精心准备的,念了经的。你啊开心?一边讲,一边把折好的锡箔放在老太太手里,让她捏捏,有所感觉。
照看老太太时,大姑姐和老娘又寻开心,妈,是不是老爹想你了?要接你去?你要开心点哦,那边还有阿哥阿嫂陪你……
我听了,对胡先生讲,你姐还真是有趣。先生讲,娘和女儿,怎么说都行。其实,我也隐约感觉,这是大姑姐陪母亲最后的日子,悲喜交集,人之常情。
老太太走了,我本以为,自己不会流一滴泪,但当胡先生和大姑姐泪流满面的哭喊声惊动左邻右舍时,我的泪水还是没忍住流淌下来……
人无完人,我与老太太三十年的婆媳关系相处也是五味杂陈。说到底,我还是很感谢她的,在我们结婚的前些年,那会还有很多田地,公爹从来不做地里活,我和先生各自忙工作,都是老太太一个人挑起做地里活的重任。
勤劳一生的老太太,对她这个年龄的老人而言,多少受到些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才会与我有了些后面相处的小摩擦。细想,也算正常。
十七年前拆迁后,老太太由原来的一个人居住变成了与我们一家住在一起。她见不得我家胡先生做点家务活,胡先生是她四十四岁那年用命换来的小儿子,在她思想里,一个大男人是不能做家务事的。为此,亲戚姊妹都教育了她。比如,胡先生没到饭桌上,她不许孩子动筷吃饭,这就是代沟,在她心里,男人是天,儿子是大,归根到底,其实都是小事,就像胡先生劝我时所讲,他的老娘没念过书,愚昧。私下里让我把她的话当耳边风就没事了。但我还是缺乏修炼,忍不住,多多少少总要与她计较。
话虽如此,孝敬长辈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所以,在老太太的有生之年,我也算是尽到了一个做媳妇该尽的责任。祝九十八岁的老太太一路走好,天堂没有烦恼和疾病,相信她也会释然人间事,安乐于阴间。
2022/3/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