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手机,立地看书。
不是手机无用,而是耽误了太多时间。
关键在于平衡以及寻求做适合自己的。
是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或许这样
做久一点对他的角度来说就是帮助提升,对别人来说未必就是最好的反而会是一种拖累。
尽最大努力或全力以赴找到最适合自己、最正面化自己的完美路径吧!
好比有的婴儿刚学会爬恨不得教他走,自己什么都不会恨不得三字经、英语、舞蹈什么的都灌输给孩子,因为自己体验过生活的艰难,不希望孩子走相同的道路,从娃娃抓起不是什么都可以强迫灌输给他,我见过一个母亲让她孩子在我们面前背三字经,之后问我们知道不,当我们说不知道或者忘记的时候还来个句嘲讽的话语,我很平静的说: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的本性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善良的,之后慢慢长大后被环境给影响了。母亲就问孩子:你知不知道三字经什么意思啊?
结果当然是孩子不知道沉默不语了,死记硬背读死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老一辈思想。
当时我并没有反驳刁难,而是解释三字经第一句的真理,一方面侧面让她明白高调跟低调的区别,也好让她下台,最重要的是顺势讲述我所了解的真理! 给人讲述真理的时候要从别人的问话中找到突破口,不是直接就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样傻子都知道你有什么目的,从而本是真相真理的东西在一开始就开始排斥心理。
孩子有他们自己的道路,智力智慧经历经验还不够,只需要开心快乐的玩耍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提升,当然不包括玩游戏玩手机娇生惯养等一类的方法,而是要了解他的心理特征做一个指导者朝向正面去发展,有些路需要他自己经历才会明白,当然了看到别人的成功或者失败也是一种预防提醒。
这种情况我现实里就碰到过,当我出现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比我还有兴趣想要了解,在那个时候我也是有他这样的心态,所以当他表现出有兴趣询问的时候,我一下子秒懂他。在我身上犯过的错误他即使不能在下一次完全避免,但也不至于会在突然出现的时候茫然无助措手不及。
自己经历的事会有一种图像记忆,这是右脑的能力可以保留很久,如果是口头的提醒这种左脑的记忆没多久就会忘记。在这个经历的过程中会产生智慧领悟等,只是很多人看不到更远的意义,存留在当下的纠结。
一个孩子学走路摔倒了很多家长都是马上抱起来心疼死了给吃的安慰并杜绝这种事或者手把手拉着教,如果是其他人带的被摔了指责是少不了的,嘴巴不说心里也可能有。
我觉得真正的做法是,在哭的时候可以让他宝宝安慰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等到不哭的时候给个拥抱,然后继续让他学走路给他陪伴加油打气让他战胜自己的恐惧并客服困难走向一二一(踏步走),这样才是有意义的,这才是让孩子从小就培养的。
不要让他经历了一次跌倒痛苦就放到自己保肤伞小心呵护或者气不打一处发脾气打屁股,那样不是火上浇油嘛,本就很苦还不被理解到被打。
战胜恐惧很困难啊,我都没有完全的战胜,尤其现实,有一种理论知识足够实践起来的时候直接打回原形。
越扯越多了,本来只是几句话而已的。想到什么说什么,微信自动屏蔽我的这个文章,两个号都如此,看来不是针对号而是针对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