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要看看你是不是一个内向的人呢?
如果是,那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呢?以下这些特征,想一想你到底符合多少?

相比跟一群人在一起聊天,你更喜欢呆在人少的地方。
对于内心的想法,你很难跟别人直接表达出来。
参加聚会会让你感到疲惫,而独处则会让你感到舒适。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适应。
对于某些事情,你总是喜欢思前想后很多东西。
经过大量的交谈之后,你会突然有种不想说话的感觉。
这六条行为的描述特征,内向的人会对此感到更为共鸣。因为这些行为,都是内向者习惯性的表现。
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内向者跟外向者,最显著的差别,就是行为选择上的偏好倾向性。
例如一个外向者,他们更偏好参加群体聚会,倾向于身处社交环境中那种热闹的感觉。而一个内向者,则更愿意处于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里面,倾向于独自一人做事或思考。
这种行为偏好的选择,并没有优劣之分。
你不可能说,因为我喜欢社交,我能够跟别人侃侃而谈,所以我是一个优秀的人,而他只喜欢呆在家里,不愿意参加聚会,所以他相比较而言就是一个没用的人。
这当然是错误的。
问题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面,似乎觉得外向的人,在社会上打滚会更加吃香,而内向的人,却很难在短时间内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于是大家对于内向者的评价,往往会比较偏向负面。
但不管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这两种性格都是各有优势的;在某些事情上,两者的优缺点还能互补改善。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一个内向者,你不仅要发挥出内向者该有的优势,而且还要够添加一些外向者的特质,来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
当你能够做到这种地步,你才会建立起自己的个体优势。
是什么在影响你的行为偏好?
一个内向的人,尽管不擅长或不喜欢社交,然而,这并不代表,他就不能社交。
“喜不喜欢社交”跟“能不能够社交”,完全是两回事来的。
正如一个外向的人,相比一个人在家里,他更愿意跟别人把酒言欢、高谈阔论。但这并不代表,他无法安静下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内向者更为擅长的“深度思考”。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很多内向的人,把自己这种性格特质,看成是不好的事情,总觉得内向的性格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扰呢?
原因就是,他们无法通过做那些外向者的行为,去补充到自己被消耗掉的精力。

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脑感知部位,会有显著的差别。
这两种性格的人,他们的大脑是受到不同神经传输器的控制,从而导致两者对外界所获得的反馈感受,也截然不同。
美国精神分析博士,《内向者优势》一书的作者Marti Olsen Laney,结合相关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对于外向者来说,他们的多巴胺通道比内向者的更为“迟钝”。而“多巴胺”是主导运动原动力、好奇心、追求变化以及渴望被称赞的感受活动。他们需要大量的“多巴胺”刺激,才能满足到自己心理上的需求。
但对于内向者来说,他们的乙酰胆碱通道,则更为“舒展”。而“乙酰胆碱”,则是触动我们注意力、记忆力、探究思考等认知活动的物质。
内向的人之所以有这么多“内心戏”,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们乙酰胆碱的通道,比外向者的更长,以致一丁点的外界刺激,都可以引发他们一连串大脑的“认知活动”。
正因为两者的神经传输能力不一样,对于外向者刚刚好的刺激,对内向者来说则可能过头了;而对于内向者强度适中的刺激,对于外向者来说则只是“隔靴搔痒”的感觉。
所以你会看到,内向者跟一个朋友待在一起随便聊几句,他们就已经觉得自己在进行社交活动。可是在外向者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无聊的举动,他们需要做更多感官上的刺激,才能打发到这种无聊。
内向者对于外界的刺激,感到更为敏感,很容易因此分泌出多巴胺,然后引发他们大量的脑内思考活动。其结果是,他们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去应对这些刺激,
相反,外向者需要大量的多巴胺,才能弥补他们的空虚感和无聊感,于是他们就需要寻求更多外界的刺激,来获取补充自己的能量,以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
换言之,对于内向者是消耗能量的事情,对于外向者来说,则可能是补充能量的活动。最终两者的行为选择上的偏好,也会截然不同了。
这种行为选择,在社交这种活动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1,言行谨慎;
内向者比较求稳,对于问题的思考会比外向者更加深入。
所以他们一般不会随便得出结论;在发表意见之前,他们往往会经过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就算真的不知道怎么思考出答案,他们也会针对这种情况,纠结一段时间,以致于在行动上不会出现冲动的情况。
当然,过于谨慎则会带来拖延的影响。由于思前想后都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的确定方向,所以内向者往往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最终导致他们无法表现出自己应该有的能力。
2,看到本质;
由于内向者对于外界的信息反馈会感到异常敏感,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大脑的认知活动就会开启,进行思考模式。
也就是说,他们会对这些外界信息,会有一个“自我解读”的步骤,如:
他说这句话,到底背后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人为什么会用这种眼神看我呢?他这种性格,我跟他这样说会不会有什么后果呢?
这种解读,可以让内向者看事情看得更透彻,发现一些外向者容易忽略的东西。但与此同时,他们很容易过分解读一些中立的事情,明明事实不是这样,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解读去思考事情,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3,善于集中;
做事情能够安静下来,把注意放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这是内向者的优胜之处。
不是说内向者比起外向者,更为集中精力去做事。而是指,他们比起外向者,更容易进入一个安静的状态,去集中精力做事。
外向者很容易就分心,动不动就被其他事情影响到自己的注意力。当他们想回到手头上的事情时,则需要比内向者耗费更多的精力控制自己。
能够集中精力做事,是通往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很多有名的内向者,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