屾魂(60)

作者: 张读立 | 来源:发表于2022-10-13 07:42 被阅读0次

        最后是一张世系表格图,这是张折叠的大图案,从第一世系到一十二世系,后又用小楷填写,朱家村原址,窑洞左侧一颗大树,毛笔勾勒出大体轮廓,世系图方格整齐,字迹歪歪扭扭,大约记载从大顺他们开基,直到德勤,说明祖先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谱牒从元朝末年至今的家谱保存如此完整实属不易。

        看过后谁都明白是初三承奉在此的族谱,这么多年未拿出来,甚至村里人根本不知有这本谱牒的存在,乱世藏金,盛世修谱;官有薄状,家有谱系。不管怎么样初三还是奉献出来了,让族人有根可寻,有源可查,后继可传承。

        谱牒的出现让家天下多了个话题,村民时不时从神龛上请下来查阅,谁是谁的谁,我是谁的谁,你是谁的谁,他是谁的谁,初三唯恐缺失少页,神龛上摆了段时间,重新又摆回了自己家的神龛上供奉起来。

        谱牒作为一个家族的人文历史,包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世事变迁,值得收藏。初三是个聪明人,他把谱牒奉献出来当成诱饵,一定会有有心人介入,进行整理完善。

        此时的彩雪已没带孩子,孩子们到乡里上学,平时没什么事要办,闲着也是闲着,她走到初三家,商量着把家谱带回自己家誊写一份,凭她年幼时的好学,那一笔工整的字,她一定能誊写一份完整清晰的族谱。

        初三放心地交给了彩雪,彩雪卖来一垛白熟宣纸,裁成八开,一张张誊写起来,不到两个月,一本新的谱牒完全誊写整理清楚,封面与底用一张牛皮纸作装订,封面竖写着“朱氏家谱”,下面标明“阴谱”,里面全部为先人名讳。

        彩雪又收集全村各户资料,把陈风杨拍的全村福及各家的全家福收集,粘贴在熟宣纸上,每张图作个介绍,乐山的全家福是在台湾的,彩雪将人物细心地剪出来,贴在另一张家天下祠堂背景上,她在封面上标明“朱氏家谱”,下面注明“阳谱”,里面除了德财嫂用黑框框住,其它人均在人世间。

        当然,阴阳谱不是一个人整理就通过,她只是率先而已,得族人相商,共同修谱,彩雪的谱纯属统计谱,修谱是件特神圣而庄严的事。

        修谱按阴阳,昭穆,大小,女人们只是男人的搭头,立长不立幼,立兄不立弟,立子嗣不立寡赘。

        要修谱必要人牵头,初三肯定不行,德高望众的人,大家首推金生,金生在市常委,可他没时间;责任落在乐山头上,他愿意出修谱全部费用,没功夫去整理,加上几十年不在家,有许多事扯不清,弄不明;于是这份责任落到朱龑身上。

        彩雪把统计谱交给儿子朱龑,朱龑征求伯伯德财和父亲意见,列出修谱流程,将族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把辈份最高,字辈最大,名高权重的人列出,组成朱氏族谱委员会,各家各户选出户主作为成员,由朱龑撰写序言,反映本谱内容,思想,目地,意义和价值观。

        谱名,编修人员名录,家族相片,凡例,大事件,谱论,祖先像赞,图片,家训,姓氏流源,风俗礼仪,后记,初稿形成,由家族委员会及各户成员代表审核,修稿,定稿。

        排版印刷后,进行颁谱仪式,家天下又是一场家族式的热闹。

        这种热闹在这个村只有骆常青一家不关心,但凡有活动也和大家一起参与,毕竟是同村人,骆茵志是个明白人,两个弟弟读书即将工作,只有父母儿子和自己是外姓人,他感觉自家是这个村的搭头,他想方设法要离开这个村庄。

        谭谧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市医院工作,而中药在各大医院正走下坡路,看病就医开处方抓药的人不多,她是年轻医生,更不相信她有高超的技术,她想另辟蹊径,改变中医药现状,从服务熬中药入手,谁开处方帮谁熬,每天早晨按时来取即可,增加了工作量,效益稍提高,院方干脆把中西医分开,而中医挣不到多少钱,还需医院补贴,所以无人愿意干中医,都挤进西医不愿走出来,这种情形下,谭谧成了单干户,成了年青的单干户,当然,还有几位老中医守着自己的职业操手。

        1985年为医改元年,卫生部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1989年,国家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谭谧正处在这一阶段,她承包市中医院,聘请有名老中医,办起了全市最大的中草药医馆,熬药房聘用有责任心的熬药师,把中药的疗效完全体现出来。

        骆茵志懂中草药,但不知配伍,于是自己开馆收购中草药,帮助谭谧收购,使中草药医馆的药价低于市面价。

        三年后,骆茵志在市郊租了两百亩土地,专门种植常用中草药,把父亲接来管理,生意从源头种植加工做到直接销售。

        谭谧知道慧娘懂些疑难杂症,特意为她开了个诊室,经她手的病人无一不赞许,疥疮用六六粉加凡士林稀释涂抹患处,一次能见效;疱疹用动身木自己嚼碎加土草莓捣涂抹患处即可痊愈;风疹用荒毛鸡的鸡毛加胡蜂巢壳煮水洗澡能痊愈等等。

        骆茵志离开家天下后,再也没回来过,那都是后话。家天下的户头除了蒋志高和他儿子姓蒋外,其余都姓朱,名符其实的变成了朱家村。

        德意和彩雪都到了扶杖年龄,德意天气好时依旧背着他心爱的鸟铳上山,有时打到黄麂,兔子,猫狸一些小动物,财气好时能猎到野猪和野山鹿之类,运气稍差时搞点竹鼠,石蛙,蛇,蛤蟆之类,再不济搞点山药,茯苓,葛根植物茎块,捡点山中菌类,决不空手回家,入宝山岂能空手还。

        一九九六年德意八十一岁那年,上面要缴枪,德意当着吃公家饭的人将铳当柴烧了,但始终坚持上山,就算是砍根柴,找根藤也不放弃上山去吮吸山里空气。

        七十六岁的彩雪那年腿脚无力,拄上了拐杖,特意到市里找到慧娘,慧娘开了几剂药让她配猪右前脚和猪左后脚,还有猪尾椎骨,冬季回家同熬,彩雪把药全部吃完后,好是好了点,总感觉没有断根,于是,再次找到慧娘,慧娘看了下病情把她留下,抓几只蜜蜂朝她膝盖上叮,连续叮咬了三天,膝盖被蜜蜂叮的肿得彤红老大,过两天才消肿,又是三天被蜜蜂叮咬,经过两次后,慧娘不知从何处抓来的活土地蜂,双腿膝盖再次被土地蜂蛰,蛰后不疼却痒,又是三天,然后采童子尿消肿,把彩雪折腾的不要不要的,折腾完后,彩雪感觉好了,好了却丢不了拐杖,拄拐已成为习惯,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再说德财从年轻时被老虎吓坏后,一直胆小怕事,凡事小心谨慎,过着自我,自由自在的生活,生活虽平淡,他熬过了九十七岁,一二三就满百岁,可是这一二三对于他来说已是很艰难的事,这年刚好碰上香港回归,回归后的冬季,德财寿终正寝。

        朱龑九七年在他自己创建的渔业公司退休,他到渔业公司这个单位后一直没变动过,退休后回到了家天下陪伴父母过日子,他享受大自然赋予他的这种氛围和气息。

        火凤下岗退休后,在家附近开南杂小店,维持着她自己的小家过日子,她把生活的面过成了一条单线,然后守住这一点,在这一点上努力发光发热。

        土生一直在银行,退休后有他自己的个人喜好,因为年轻时对钱币的酷爱,玩起了古钱币收藏,儿女到了金融部门工作,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金生和田芳生了四个女儿,直到九七年田芳退休,金生退居二线,女儿们都打拼的不错,年轻时没在一起,现在到那都秤不离砣,去会一会战友,出去旅游,看看自己想看而没去过的地方,田芳丢了写作的念头,一心陪伴着金生,安度晚年。

        木生和水生在乡级政府,过着旱涝保收的日子,大清小秀下岗后退休,跟着丈夫在乡里南征北战,夫唱妇随。

        初三蜗居在家天下的巢穴中,经常有人找他看风水,当堪舆,问神打卦,加上民政局每月发点生活补贴,女儿常寄点零花钱,按他自己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任何时候都好,不比最好,最好不去比,过自己的日子,谁都有谁的顺,谁都有谁的难。

      田贵倩莲搬到市里居住,据他们村里人描述,田贵和倩莲有好几十根金条,每根都有二指粗,银宝,银元无数,田贵倩莲两夫妻守口如瓶,天知地知,他老俩口知,宁女儿们都不知晓,在市里制办了几个门面收租,村里人才知道田贵隔三差五回村里,原来是来背银元到市里换钱,他们俩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九四年秋,九龙在家天下聚了次会,冬季增兵时,除了大龙,二龙,四龙,五龙,七龙还在读书,其余都当兵去了;九七年冬相约聚会,七龙到了美国深造,大龙和二龙为考研备战,四龙和五龙去了深圳工作,他们的相约不知何时能相聚。

        乐山水有限公司在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经营,利用湖水衡温的特殊地理条件,将家天下土地三万多亩全部承包下来搞种植,养殖。

        生活面向太阳走,太阳没有出来时,你一定要分清方向和时间;每天一日三餐,夜里一觉才是生活的真谛。

        进入九十年代,我已经师范大学毕业,我忘记介绍自己,我是黄睿武与朱乐水的女儿黄习,哥哥黄学大学毕业,通过台湾表哥去了美国工作,我被分配到市里一所中学教书,业余时间自由,星期天有空就去家天下看看外公朱德财;经常能见到德意小外公和彩雪外婆,只要走出家天下,小外公和外婆的身份变成姑姑和姑父,辈份这事只能同姓而论,不同姓还真不好扯。

        乐山大舅将家天下全部土地和水面承包,打造成以他为中心的家天下,家天下土地总面积不到三万亩,水上面积约一万多亩,号称四万水陆任由大舅驰骋,他把水面三千亩扩大到九千亩,进行大规模繁殖,养殖,加工,一条龙进行产业化销售,渔业稳定后,选择山里种植,将山林土壤分成肥瘦分别对待,好地段土质肥沃种茶叶,办茶叶厂,二类土地种优质水果,地段远土质一段全部归三类土地;从同乐镇至东山,山里成材林全部砍伐,留下一片楠竹林,烧山后撒入山苍籽。

        三年后的一九九三年,家天下的乐山水实业正式挂牌,乐山大舅进入市政协,田贵姑夫和倩莲姑姑一起加入乐山水实业,整个乡由乐山水实业开发发展。在乐山水实业宾馆最显目处粘贴一则公告:尊敬的来宾欢迎您的到来,鸡在山里跑,鱼在水里跳,鸭在池塘游,羊在山坡啃草,猪在猪圈里睡,只要您能逮到我们协助您一起共进晚餐。

        香港回归后,乐山水实业走资本路线,大力发展旅游集体经济,重新规划家天下山村,建设了市里第一个新农村样榜村,社会主义共产村,大量招聘工作人员,以家族形成管理群模式,在市里建立了村敬老院和学校。

        因为工作时间限制,教学方法移定下来,寒暑假时间赋闲,我逐一釆访了主人公,收集整理参差这些故事,根据市志九三版大事件为线索提纲。

        德意外公解放后,当了一辈子队长,生产队是个小集体,这个大于个体,家庭的小集体最能体现现实生活,他们从早晨第一缕炊烟中能嗅到生活的味道,他们也能从夕阳下山时体悟到生活的不易,他们凝聚成一个体系共同向前迈进。

        那年暑假我第一个采访了德意外公与彩雪外婆,是在市里家天下敬老院,他俩知道我放暑假会来陪聊,听他们讲故事,所以准备了许多回忆,彩雪外婆还用笔记本作提示,把准确时间段标出来,当采访结束时,我把彩雪外婆的笔记本借过来作参照物。

        “生死是两个固定的桩,把它连成一条线,绷的太紧容易断,绩的过松会永远在一个点上,要不紧不松地适合于你,才能游刃有余,这就是生活,生下来活下去,生活若要加入元素,柴米油盐最有价值。”这是彩雪外婆对生活的总结。

        天微光亮,东边云层靠东边边沿已镶嵌金色,太阳即将拉开天幕上班;家天下各家各户的烟囱中冒出缕缕青烟,新的一天天天上演;大地在晨光中苏醒,湖面闪着银色波光。

        生活是个永恒的话题,适合整体的生活方式靠相互包容和相互适应调节;适合部分群体的生活方式靠志趣相投与相互吸引;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靠不同阶段的不断调整。好好活着才是生活最完美的答案。

(大结局)

     

     

       

       

       

       

       

相关文章

  • 屾魂(60)

    最后是一张世系表格图,这是张折叠的大图案,从第一世系到一十二世系,后又用小楷填写,朱家村原址,窑洞左侧一颗...

  • 屾魂(23)

    要说朱龑当上付科长这件事,是一次偶然,县长与王书恒聊天,王书恒讲起朱龑出世和彩雪给取的名,及小时候跳皮捣蛋的事...

  • 屾魂(25)

    水生放木排是有季节性的,一般是从端阳节放到降霜,其它几个月是基本在家;水生在放木排时发现那些砍伐森林的地方,砍...

  • 屾魂(2)

    季夏刚过,初秋又至,大山里的稻天中还是一片青秧,禾苗蕴育着禾苞,田埂上的黄豆叶微黄,豆荚呈青黄,稻田风吹过,...

  • 屾魂(1)

    德意一个人在山中的旧炭窑中捯饬了几天,他究竟要做什么?今天从家里大嫂家牵来一头母猪来到山里,把母猪关在炭窑中,...

  • 屾魂(4)

    德意赶回家太阳已落山,见大嫂和彩雪在一起聊天,有说有笑;两人见德意回来,也停止了说笑,看着德意,德意把白糖交给...

  • 屾魂(3)

    再说镇上黄掌柜一家,男方主事当时派人报知被劫一事,黄掌柜首先问来人,人都没事吧?来人告诉黄掌柜,只是陪嫁丫头不...

  • 屾魂(6)

    彩雪回到黄掌柜家,下午客一走便把两百块银元细数交给黄掌柜,黄掌柜那天晚上也没与夫人商量就收了彩雪为干女儿,...

  • 屾魂(5)

    德勤嫂前脚刚入门,德财嫂就到了她家打探消息,见到德勤嫂就问了起来。“怎么样?这件事怎么样?黄掌柜怎么说?”。 ...

  • 屾魂(7)

    明天德意娶彩雪,一大早从村里别人家借了一条肥猪,因家里的猪未长大,待长大后再还猪;请屠夫杀猪,按肉分好,祭祖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屾魂(6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iy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