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高考期间就会出现读书无用论这种怪调,对于那些说读书无用论的拿典型案例比如:谁谁小学毕业成了包工头一年赚几十万;谁谁才初中毕业,开了个公司,招的全是大学生给他打工;谁谁大学本科毕业,找的工作一个月才1800元等等。
这这些案例只不过再一次印证了绝大多数人类不能正确理解概率这一事实而已。小编不才,在此懒得做深入分析。理工科专业大一都有统计与概率这堂课,大家都该学过。
其实这种比较方法是很不平等的,在初中毕业的群体里边,月薪1W+的比例是多少,那么在大学毕业生里边月薪1W+的比例是多少?读书必然是有用的,有多大的用,完全看个人。小学初中毕业一个月能赚几万的绝对是极少数,好多没怎么上过学的人不都还在大街上苦逼着。整体上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没受过的人机会多多了。
但,即使是这种小概率毒鸡汤骗人的把戏,还是有很多人追捧,并拿来做读书无用论的理论依据。说白了,还是读书少脑子不够用。
老板,他没上过学,这比什么都励志,励志归励志,但终归还要回归正规。
况且,学历不等于知识,没有学历的人可以出人头地,但没有知识的人一定不会成龙成凤。很多人只看见了名人们没有上过大学或好大学所以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忽略了他们在艰难的人生历程中在社会这所没有围墙"大学"所锻炼出的优秀品质与再学习的经历,而这些历练所带来的知识与经验,才是他们可以高人一等的根源所在。
一个人,人前有多风光,人后就有多努力,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角落里,点滴积累。
前两年,一篇《为什么差生都当了老板》的鸡汤文引来无数网友的转发点赞。大约是每个不想读书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找一个学历也成功了的案例来作为他放纵的最后心理安慰。但很遗憾的是,现在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后的中国,素质低下而钻政策的空子就能一夜暴富的奇迹很能再发生。现在是优胜劣汰,这里适者生存。再说,那些说差生都了当老板的人,你见过他们会叫自己的孩子也去当差生吗?
也许太多人心中对于社会的积怨很深,无处宣泄后来就选择了当网络喷子。反正对于别人的人生不会予以祝福,口出恶语也不用负什么责任,瞎编乱造耽误的也是别人的未来,话说那些赞成不读大学的喷子,有多少人是已经大学毕业了的?倘若真的让他回到高考后的时刻,他真的愿意步入社会、开始打拼?身无一技,学历又底、又缺乏社会经验,能有几个人还不畏惧地说上大学是浪费生命,还不如直接工作?大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大家都不读书,大家都要发声,大家都要刷存在感。依仗着网络的公平和低门槛,大家宣泄着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没读过什么书出来挣到大钱的,就会说,你们读书读了有屁用,你看我没读什么书现在还不是赚钱了……读过书的挣了钱人们觉得理想当然,也没人理,因为想从他们手里挣钱和骗钱都不易。没读过书的挣了钱他能吹一辈子,而且很多人跟着吹捧,因为想从他们手里挣钱,拍好马屁就够了。
一个穷光蛋不读书,没有人会算计他。可是一个人要是有点家财,不读书就可能会被人骗光财产,而且甚至还要把命搭上。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读书有用没用,大家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不是“钱多钱少”这个衡量标准,况且这也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不可置否,钱当然很重要。但是,这个问题这样问,被偷换概念了,所以,但是钱多只是读书有用没用的其中一个方面。举个栗子:我跟你说,我今天在大街上看到两个美女,但是甲是双眼皮,乙是单眼皮,你说那个更漂亮?很多人肯定会说,甲更漂亮,可是她们的眉毛啊,鼻子啊,耳朵啊、大腿啊、三围啊……都没看到呀。 所以,钱多只能说明,那是个不错的挣钱路子。那你觉得赚钱少的话,下了班再去搬砖赚外快也可以啊。
《欢乐颂》里关雎儿说她的领导用人学历至上,学历代表着智慧和毅力。确实,学历高本身代表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控力。千万别相信什么“读书无用论”,那都是暴发户给自己洗白时的胡说八道。如果学历低,但学习能力特别强,这样的人仍然能在大城市生活的很好。总而言之,你可以没有学历,但你不能没有学力;你可以不上大学,但你不能不读书。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段话:你关注的人决定了你看的的世界,考大学,考研,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拓宽眼界,结交更多层面的人,认识的人不一样,你的气场就不一样,学历、读书重不重要。其实,我们心中早有了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