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经典《三滴血》赏析

作者: 红尘罗汉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4:37 被阅读194次

文/罗汉

        西安易俗社创办于1912年,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的剧社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社之一。易俗社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倡导创办,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启迪民智”为宗旨,是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集中了高培支、范紫东等著名作家,近百年来剧社老一辈艺术家殚精竭虑、勤奋笔耕,编写大小剧目八百余种,一千余册,堪称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其中《三滴血》的编剧范紫东先生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由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编剧,创排于1917年的《三滴血》堪称秦腔经典,已经诞生上百年。这是秦腔中的王牌戏,也是易俗社的看家大戏。

    刚刚过去的 2018年,是百年易俗社《三滴血》上演100年的周年,该剧从西安到北京、河北、天津等几十场,我从年初到年末曾两次观看。《三滴血》系范紫东先生据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滴血认亲的故事编写而成。故事讲的是周仁瑞之弟周仁祥为独霸家产,否认侄儿周天佑。诉讼县衙,县令晋信书用滴血认亲之法判天佑非周仁瑞亲子。天佑胞弟李遇春为李三娘养子,与三娘之女李晚春缔结婚姻。恶少阮自用伪造婚书,欲逼晚春成婚。诉诸官,晋信书又以同法判遇春、晚春为亲兄妹,并将晚春判归阮自用。周仁瑞与天佑乳娘王妈不服晋信书滴血判案之法,同往县衙质对。晋信书又以滴血认亲法判周仁祥之子牛娃亦非亲生。后天佑、遇春结拜投军,立功受封,提审晋信书,冤案始明,合家团聚。

        秦腔经典《三滴血》首演于1919年,这部戏最突出的成就即在于:沿袭了明清传奇以“双线结构”为基础的编剧传统,保持了古典戏曲经典中最繁复的“三审三问”“双生双旦双团圆”的故事模式,讲述基于家庭财产纠葛而引发的两对青年男女、四个家庭在秦晋两地的辗转离合,用他们的悲欢喜怒直接嘲讽了“尽信书”式的教条武断作风所带给普通百姓的苦难悲怆。

      该剧表面上充满着中华民族崇尚喜乐的昂扬精神,实质上又将引导民智的现代人文理想充盈其间,针对剧中糊涂而刚愎自用的庸官,那些从普通人口中表达出的怒斥责问、那些从普通人心里爆发出的愤懑抗争,极具强烈的现代理性和现代关怀意识。特别是秦腔作为近代戏曲的杰出代表,继承了古典戏曲时期的艺术法则,在剧目思想、人物塑造、情节铺叙中表达现代观念,诉诸现代思想,很好地解决了艺术传统与时尚创新的矛盾。经过近百年的民众欣赏,该剧至今仍然引动强烈的剧场效果,显示出该剧直面现代生活和时代问题的深刻表现力。

        同时,《三滴血》的舞台表演保持了中国戏曲传承既久的艺术规范。一则在于齐备的行当艺术共同呈现的舞台张力。该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依靠着小生、小旦、老生、老旦、丑等多元行当的共同表演,唱必匀派,做有千秋,每个角色都有适当的表演长度,每个演员都有张扬演技的表演空间,人人都有戏,个个都出彩。这种充分张扬行当表演的舞台风貌,最大程度地发挥着演员对于角色的塑造之力,让演员在群戏表演中丝毫不损个性创造。

        二则在于悲喜交错的艺术风格。该剧以传统公案戏作为基础,剧情因滴血断案所引发的父子离散、兄弟失和、逼婚抢亲、伦常颠倒等社会风情,充满了作家对于社会与人性的深刻体察,剧中人的无奈感伤能够强烈地激发出观众的悲剧审美。但是,该剧以双生双旦的爱情作为重要情节线索,演来满台青春气息,突出了小生、小旦戏的谐趣热闹,高潮迭起。例如作为折子戏演出的《虎口缘》一场,在紧张的情境中,赋予在惊怕的环境下被迫在男女礼仪中突破常规的情节,在观众笑声中完成了这对青年男女的情缘表演,把青春少男少女懵懂的初恋,展示得含蓄婉转,美轮美奂;而情节最后高潮时,则用“孪生兄弟”的误会法,引动了两对男女彼此错认、相互调笑的艺术场面。在这种丰富的场面风格中,那些属于“启迪民智、移风易俗”的现代思想不再是板正的观念输送,而在饱满的人物形象和场面情境中,以审美愉悦的方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

      一出好戏往往就能代表一个剧种,《三滴血》就是这么一出可以代表秦腔的王牌戏。这出好戏曾被多个剧种移植改编,并在20世纪60年代由西安易俗社组织精兵强将,由当红小生陈妙华一人饰演双胞胎周天佑、李遇春两个角色,全巧民、肖若兰、刘毓中、孟遏云、樊新民等悉数亮相,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影响流传全国。为秦腔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培养了一大批名家,为秦腔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而如今看到的《三滴血》,仍由易俗社现在正在挑大梁的演员饰演,李东峰扮演周天佑,陈超武扮演李遇春,一武一文,性格迴异,一个风流倜傥,一个儒雅飘逸,唱腔清亮悦耳。

      范紫东先生的曾孙女范莉莉饰演的贾莲香,唱念俱佳,她嗓音高亢、清纯、圆润;唱腔悦耳动听;念白顿挫分明;表演细腻柔美,身段灵动,把一个天真少女演得活灵活现。

      朱海娥扮演李晚春,扮相端庄大气,唱腔婉转优美,成功塑造了一个贤惠刚烈,柔情似水的大家闺秀。

      刘毓中的传承人王宏义扮演的周人瑞,以衰派老生应工,嗓音苍劲,把周仁瑞历尽苍桑的人生磨难演唱得淋漓尽致,原汁原味的秦声秦韵,体现出了秦腔的高亢激昂、悲壮苍劲。特别喜欢这出戏中周人瑞的唱段,唱出了世道的沧桑和生活的不易,好几处都听得我眼眶含泪。

      名贯西北的大青衣韩利霞扮演王妈,嗓音高亢、圆润,情感饱满,以情带声,韵味十足,念白字正腔圆,表演自然大方。

      李宏刚扮演的晋信书更是贯穿全剧的看点,以大丑应工,以黑色幽默的人物造型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一个读死书的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批判了主观、教条的思想方法,让人们在欣赏滑稽幽默的戏剧艺术中深受启迪,给人以警示。

        秦腔《三滴血》讲述了一个任何朝代都可能发生的故事,极好地诠释了中国戏曲跨越时代审美的文化品质,这正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鲜活的艺术魅力。(2018.3.15完稿于兰州)

相关文章

  • 秦腔经典《三滴血》赏析

    文/罗汉 西安易俗社创办于1912年,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的剧社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社之一。易俗社由孙...

  • 【随笔】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有感

    易俗社经典名剧《三滴血》上演一百周年有感 2018年10月13日和14日两晚,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纪念易俗社经典名...

  • 秦腔《双锦衣》赏析

    道尽人间悲欢离合 演绎经典和浪漫 ——秦腔《双锦衣》赏析 文/罗汉 二O一八年...

  • 2018-12-01

    浅析《三滴血》人物之周马氏 文/任科峰 百听不厌秦之声,百看不烦《三滴血》。秦腔以她厚重的历史,淳朴豪放的秦...

  • 秦腔精典:《三滴血》

    《三滴血》:秦腔传统剧,范紫东创作。 山西人周仁瑞在陕西经商,妻一胎产二子,不幸产后身亡。仁瑞无法同养二子,便将次...

  • 黄河之水天上来

    莫言黄河浊,先说黄河险。 万里大河长,至陕数丈长。 人闲走韩城,秦腔无人唱。 幼记《三滴血》,再来说司马。 司马望...

  • ——秦腔《双锦衣》赏析

    道尽人间悲欢离合 演绎经典和浪漫 文/罗汉 七月九日晚,雨后的铜城,凉风习习,天降祥瑞。百年...

  • 三滴血

    今天心血来潮,在路上时候用手机放音乐,收藏的音乐里有秦腔三滴血,自动播放了出来。刚听了一句,眼泪就哗哗哗流了下来。...

  • 秦腔晋京献演,王刚张铁林张国立“三铁”助阵

    2019.8.25,西安秦腔剧院晋京展演周迎来最后一场,经典秦腔《火焰驹》作为压轴作品登台。在这场戏的观众席《铁齿...

  • 衰派传承,声宏义重——记易俗社国家一级演员王宏义

    文/任科峰 “五台县官太懵懂,滴血认亲害百姓……”范翁的经典剧作 (三滴血)中一段苍老略显沙哑的唱腔在空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腔经典《三滴血》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su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