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正版野史爱宋史
大唐不良人,盛世下的一群影子

大唐不良人,盛世下的一群影子

作者: 历史杂货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22:55 被阅读0次

暑期热播大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主角张小敬自称“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这里的不良帅指的是唐朝一个官方机构不良人的首领。

此前,将不良人带入大众视野的是动漫《画江湖之不良人》系列,在那个五代的乱世江湖中,不良人首领是活了几百年的袁天罡,在他的带领下,不良人为光复唐室而拼搏。

事实上,真实历史上的不良人虽没有那么神秘,但侦查、搏斗、卧底无所不精,是大唐盛世下保境安民的一群“特警”。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大致都有这么一类专门负责侦缉逮捕盗贼、查探情报的“公安局”。

汉朝有“大谁何”,隋朝有“内外侯官”,五代时有“武德使”、“侍卫司狱”,宋朝有“皇城司”、“走马承受”,明朝的“锦衣卫”更是因为众多影视剧的宣传而广为人知,清朝“粘杆处”也因其无孔不入的刺探情报能力而声名流传。

在唐朝,这类负责治安管辖的机构便称为“不良”或“不良人”,其统管者则称为“不良帅”。

清人梁章钜在《称谓录》说:“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清代学者陈尚古在《簪云楼杂说》中也曾记载:“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

由此可知,不良人的主要职责是缉捕盗贼,类似今天的公安局刑侦部门,不良帅就是公安局里的刑侦大队长。

据说,历史上长安万年县的不良帅魏昶,应是《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的原型。

不良人的职责虽是维护治安、抓贼破案,但与一般捕快有些不一样。

不良人中“不良”二字便颇有深意,《唐五代语言词典》的词条中,将“不良”解释为“唐代官府征用有恶迹者充任侦缉逮捕的小吏, 称为‘不良’,俗语又称之为‘不良脊烂’, 其统管者称‘不良帅’”。

也就是说,唐代就任不良人的都是一些有犯罪前科或是地位卑贱的人。

征用犯罪者、“贱民”充军或为吏其实在古代并不少见。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举国动员。为了扩军,挖掘兵力来源势在必行,以罪犯充军的谪兵制也应运而生,《管子》、《吴子》、《六韬》等兵书文献中,都有以罪人和游荡少年充军戍边的记录。

秦朝“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置象郡、南海,以適遣戍”,征发大量罪犯奴隶当兵,动辄达几十万人。

此后历朝历代,百姓以戴罪之身从军、为吏之事亦不再少数。

以此类推,唐代不良人由有犯罪前科之人担任,处理各种偷盗、抢劫、杀人案件亦在情理之中。

据现有史料记载,有关不良人的记录最早发生在唐代长安城内。不良人由县尉统领,除负责搜查、追捕犯罪嫌疑人外,还是县行政下维持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人员,职责颇多。

侦缉捕贼

唐代不良人最主要的职责之一便是侦缉逮捕。

据《太平广记》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至649年),长安城内曾发生过一起亲属相奸案。

当时的尚书左丞相李行廉有一弟弟李行诠,李兴诠与前妻生一子名李忠,与继母通奸。被人发现后,李忠为藏匿继母,谎称继母奉敕命被召入宫中。

李行廉得知后不知有诈,受命立即进行调查。不料,在调查中,李忠的继母横卧街道被人发现。

“忠惶恐,私就卜问,被不良人疑之,执送县”

之后,李忠因为害怕而去庙里占卜求吉凶,被不良人怀疑后抓到县衙。

但李忠始终否认与继母通奸,于是不良人长官县尉王礅施展计谋,假装找李忠与继母对峙,悄悄安排手下躲在案下偷听,自己则借故离开,俩人谈话不慎暴露,真相大白。

《朝野金载》也曾记载,唐高宗后期中书舍人郭正一家的女婢与他人串通,给郭下毒,盗金银器。

“敕令长安、万年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不良主帅魏昶有策略,取舍人家奴,选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笼头至卫”。

最终也是在不良人的追捕下抓获贼人,平复案情。由此可见,不良人需要在负责司法工作的县尉领导下负责侦办案件。

维持社会治安

除了侦办案件之外,不良人们还负责维持社会治安。

不良人大多出身草莽,有过犯罪前科,因此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地下关系网,和一些地下黑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在《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为寻找突厥狼卫的情报,闯进长安城地下世界,找昆仑奴出身的黑社会老大葛老做交易。二人虽身份对立,但言语交谈轻车熟路,可见这种情报交易活动不在少数。

不管方法如何,不良人追捕凶徒,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不曾改变。

据《朝野金载》记载,郭正一家女婢犯案后,不良人魏昶拷问郭正一家三名家奴,并向四名负责长安城内治安的金吾卫街卒打听,得知高句丽人(犯案女婢玉素是高句丽人)给郭正一家的马夫寄信说:“金城坊中有一空宅。”

魏昶据此判断,赃物应被女婢藏在金城坊,于是立即命令不良人前往金城坊空宅调查。

“不良往金城坊空宅,并搜之。至一宅,封锁正密,打锁破开之,婢及高丽并在其中。拷问,乃是投化高丽共捉马奴藏之。奉敕斩于东市”。

可知不良人身系破案抓贼,维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

刑讯嫌疑人

不良人不仅参与捕捉罪犯,还专门负责审讯各处抓捕的犯罪嫌疑人。

《旧唐书》记载,天宝六年(747年),隋炀帝杨广的玄孙杨慎矜,卷入朝堂的政治斗争。唐玄宗听信谗言,将杨慎矜囚禁于监狱,后又将其身边人太府少卿张瑄等人抓捕。

当时张瑄等人被关押在会昌驿,面对办案人的讯问,张瑄等人拒不回答,态度坚定,不得已之下办案人只得将他们转给不良人审讯。

不良人“以手力绊其足,以木按其足间,撇其枷柄向前,挽其身长校数尺,腰细欲绝。眼鼻皆血出,谓之‘驴驹拔撅’”,在不良人施展的酷刑之下,张瑄等人因此屈服。

这也能看出不良人与一般捕盗小吏的不同。事实上,多有犯罪前科的他们性情桀骜不驯,即便与首领县尉之间也时有冲突。

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唐朝宰相李勉在开封曾做过县尉,不良人为考验其行政能力,偷收贿赂,并故意将其透露给他。

李勉得知后责令其必须在三日内自首,并说“过则舁榇相见”,否则后果自负。

然而不良人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更有人故意逾越指定的三日时间,带着棺材而来,可以说是颇为胆大。

唐代后期,国力渐颓,社会民生凋敝,不良人这一特殊群体也就此解散。

相关文章

  • 大唐不良人,盛世下的一群影子

    暑期热播大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主角张小敬自称“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这里的不良帅指的是唐朝一个官方机构不良人...

  • 讲座记录 | 隋富唐强 大国梦与人文精神

    现在讲盛世说的都是大唐盛世,那隋唐是否应该分开?我们讲汉武、大唐、康乾三大盛世 ,这其中唯一没有争议的就是大唐盛世...

  • 梦回大唐(二)

    大唐风中,盛世雨下 贵妃醉酒,武帝称皇 避不开安史之乱 逃不过马鬼坡亡 我低头沉吟杜甫的诗句 去品味盛世大唐的绝笔

  • 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 盛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通过由国都长安直抵地中海沿岸的陆上丝绸之路,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众多...

  • 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 张文韬 现在文献中对中国记女性足不出户,这里人十分迷信,柏杨丑陋中国人更是说人人没素质,一个中国...

  • 大唐盛世

    至今,外国人把中国移民聚集的地方仍叫唐人街。这就是大唐对后世影响之一斑。 中国文化在唐达到顶峰。 佛教在中国也达到...

  • 大唐盛世

    大唐风流妖猫传,万里朝霞美少年;鹤舞九天美人在,千古绝唱人心还。《大唐盛世 心之道》 ​​​

  • 大唐盛世

    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唐朝吧?竟然这样,那你肯定也听说过“大唐盛世”这个词了。那么,唐朝又“盛”在哪儿呢?下面,就让...

  • 大唐盛世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续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公认的强盛朝代之一,称为“大唐盛世”。 唐...

  • 大唐盛世

    大唐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盛世,是因为他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也因为有一个好的制度大臣和思想 唐朝在农业方面农民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唐不良人,盛世下的一群影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uj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