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内经之道--MC钟说中医与经典健康&养生今日看点
(13)经脉的真相:刺有五卫,一振埃,二发蒙

(13)经脉的真相:刺有五卫,一振埃,二发蒙

作者: MC钟 | 来源:发表于2016-11-18 19:22 被阅读725次

上一章节说到,刺有五卫,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那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刺卫有五,针对的都是阳气卫气人气的问题,有因为卫外的功能,有因为为固的功能(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有运转的大方向逆而为病,在之前我已经说过,卫气是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哪怕是练气功,大家感受到的气感,大部分也是这卫气人气,能随着意念控制乱跑乱走的,大部分也是这比较自由的人气为主。

可是啊,就算卫气人气影响全身,较为自由散漫,但还是需要讲究一些大规则大方向的,一部分人气爱乱跑没问题,但如果大伙一起乱跑不讲规矩,那就要出问题了。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现在大妈们生活比较空闲,天天去跳广场舞没问题,但如果有一天,无论大爷大妈,男女老少,上班族学生…全民都一起天天大跳广场舞的时候,那囧囧的场景…这整个社会啊,肯定有了大的变化动荡,卫气人气的道理,也是这样。

好了,回到刺有五卫,第一振埃,顾名思义,就是振开尘埃,阳气出了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在程度上并不严重,也许范围看起来很大,表象严重,但没有深入为病,实际就和土尘一样,振一下,就能抖落灰尘,解决起来不困难。

振埃具体治疗方法,内经里具体论述,就是刺外经,去阳病,这外经的外,大体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阳经(阴主内,阳主外),二是指体表能够比较容易接触到的经络,主要是在手脚四肢末端一带。

而外经的经字呢?主要是指气行,路线的方向,经是纵横的纵,人体直线运行的主要方向,而络,则泛指横向联系经的分叉路线,经络纵横成网,所以外经,也指这个直线纵向的方向,振埃,刺的是经的直行方向,主干道方向,而不是横络细支。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内经之中,刺卫出其气,要求是做到刺营不伤卫,刺卫不伤营,所谓:营行脉内,刺卫如何能够做到不伤营呢?基本有三种办法,一是避开经脉所过位置,二是刺经时浅刺,三是横刺,横刺道理和浅刺一样,都是入侵不要达到脉的深度,不要到营气所在的深度,只刺卫,不刺营。

而有关刺有五卫的内容,出自灵枢第七十五《刺节正邪论》,素问81篇,灵枢81篇,这灵枢第75篇,已经属于后期篇章,举的例子当然不再是普通基础,而是进阶思维,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

关于振埃,内经中举了两例:

“岐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黄帝曰:善。取之何如?
岐伯曰:取之天容。
黄帝曰:其咳上气穷拙胸痛者,
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廉泉。

因为阳气大逆,上冲闷于胸中,呼吸困难,气闷,喘咳坐伏不安,用振埃之法,就是取颈上天容穴,手太阳经。

(13)经脉的真相:刺有五卫,一振埃,二发蒙

如果是阳气上逆,呼吸困难之余,还出现了胸背屈伸时胸口疼痛的情况,气门堵塞,身前气道筋缩的现象呢?就取任脉的廉泉穴治疗。

(13)经脉的真相:刺有五卫,一振埃,二发蒙

前面说过,振埃或者外邪为尘埃,或者阳气逆行为患但不严重,只要刺激一下外经,阳气,或者视何处阳气为逆,理顺一下就好。

但《刺节正邪论》举的两个例子就不简单了,可以说是振埃这个治疗思路的一个极限,大部分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的方面,例子一是阳气逆,胸闷呼吸不畅,取手太阳之天容穴,是因为手三阳足三阳,乃至全身人气阳气,皆在头颈肩部一带(前颈,侧颈,后颈)汇聚周转(尤其人迎穴一带)

例子二同样是阳气上逆,却取了廉泉,阴经之海的任脉廉泉穴,而不是其他阳经,其意思,就是这个头颈一带,诸阳气人气周转交流汇聚的道理,也是人气相对自由,卫阳除了白天3/4行于三阳经大方向之外,也还有1/4行于阴分(太阳,少阳,阳明,阴分),要具体辩证气逆于何方,郁于何处,灵活辩证治疗的道理。

内经里,关于振埃举这两个“高难度”的例子,就是为了拓宽我们的思路思维深度,千万不可盲目理解,视这两个穴位,为振埃之法的唯一取穴,刺卫振埃之基本思路,其实就是刺外经,治阳病,如振落尘埃,如此而已。

第二发蒙,发蒙在程度上远远比振埃严重,内经里是怎么说的呢?“ 蒙者,刺腑俞,去腑病也”,人气被蒙蔽了,而且这问题不在表层了,入脏腑了,阴主脏,阳主腑,发蒙说的是刺卫,阳气的部分,所以发蒙管的是腑病,五脏属阴,不在刺卫发蒙范围,

所以发蒙的基本思路,是取体表和腑有关联的腑腧,去治疗腑病,内经里对六腑腧穴并无具体详述,后世脉经,针灸甲乙经等细述了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三焦俞等脏腑腧穴,现在的一般经络腧穴图就有列出。

可是刺腑腧,去腑病,只是发蒙的基本方法,思路,和振埃一样,《刺节真邪论》同样举了一个“高难度”的例子,拓宽后人的思路,请看原文:

黄帝曰:刺卫言发蒙,余不得其意。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腑俞,去腑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曰:妙乎哉问也。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蒙耳,尚疾于发蒙也。
黄帝曰:善。愿卒闻之。岐伯曰: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黄帝曰:善。何谓声闻于耳?岐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黄帝曰:善。此所谓弗见为之,而无目视,见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发蒙内经里举的例子是什么呢?就是眼睛,耳窍被蒙蔽,看不清,听不清了,黄帝问歧伯,这眼不见耳不闻,眼盲耳聋,如果是关于阳气人气的问题,应该也算是“蒙”了吧?要发蒙,但应该怎么刺腑腧呢?完全对不上啊?

这就是拓宽思路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脑洞大开了一下,歧伯对黄帝提出这个问题,十分赞赏,虽然不刺腑腧,但感官窍穴,神明卫气蒙蔽,用发蒙之法,也是治疗大法所在,这就是所谓“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的差距,不拘泥书本上记载的内容,而是从原理出发思考,这种素质,即使在内经时代,也是十分难得的。

那具体该怎么发蒙呢?歧伯说了一个穴位,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请看上图),这个穴位既能通耳窍,又能通眼窍,刺时同时按闭鼻窍(鼻孔),如果刺卫发蒙时声通于耳,就通了,就好了。

可是这个发蒙,“蒙”的程度比振埃严重多了,单纯的刺卫气刺阳气,力量不够,发不了蒙,那该怎么办呢?歧伯强调了一点,就是“必于日中,刺其听宫”,发蒙需要计算时间,计算卫气行规律了。

日中阳气隆,卫气人气行于上,如以上例子,具体刺的是手太阳经之听宫穴,需要按我前面章节说过的,日行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的算法(本系列文章(10)),计算这卫气人气规律(太阳,少阳,阳明,阴分),人气大部队行到头部上半身,集中于太阳一带时,以上述方法,强烈刺激听宫穴,让这卫气人气爆发排邪,才能达到“发蒙”,恢复正常功能的效果。(内经时代,用的针远远比现在常用的毫针粗,刺激力量大)

所以从这个例子来看,发蒙之法,除了各种诊断辩证外,更需要配合日行时间算法,计算卫气行规律,大部队所在配合针刺刺激,才有“发蒙”的功效。

而刺营,刺卫,其实是不能完全截然分开的,就以内经发蒙刺听宫(刺卫出其气),开耳窍眼窍的方法来说,中医民间也有一种疗法,就是在相隔不远的耳后(阴面),挑耳筋,割血脉放一点点血(刺营出其血),同样对于各种眼耳疾病功能问题,心脑血管疾病等有着非凡特效,这体现了刺营,刺卫,本来就是一体两面,临床需要辩证对应,灵活治疗,不能死板。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现代人,尤其城市人,多是久坐用神,很少劳动运动,加上熬夜等等不良生活习惯,让现在阳虚十分普遍,所以,内经时代可以通用,其效如神的“发蒙”之法,现在可不一定。(反而挑耳筋刺血之疗法,据我所知适用性很广,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人,阴盛阳虚太常见。)

试问阳气卫气都大虚了,还怎么有力量爆发,发蒙呢?遇到严重阳虚的人,慢慢温热扶阳,将阳气调养回来,再用发蒙之法,才能有过去的神奇疗效。

相关文章

  • (13)经脉的真相:刺有五卫,一振埃,二发蒙

    上一章节说到,刺有五卫,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那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刺...

  • (14)经脉的真相:刺有五卫,三曰去爪

    继续说刺有五卫,上章节说了振埃和发蒙,接下来是三曰去爪。 和振埃,发蒙不同,去除尘埃,发蒙开窍,追求的是不伤正气,...

  • 经脉的真相,前言

    来简书一周了,之前想要写博客,我这网络小白下载了wordpress,和我老婆胡乱琢磨,架设了个人博客网站,折腾了一...

  • (12)经脉的真相:刺营,刺卫,刺寒热

    上一篇粗略说了营卫,十二正经和亚健康的关系,本章继续说卫气。 老实说,要详细论述卫气极难,难的不是在于太深奥,或者...

  • (10)经脉的真相:卫气就是阳气人气

    内经经脉体系为何涉及了生命的奥妙?按我所学习的传统中医理论,疏通,调理,拆东墙补西墙,是治疗的重心,没有一般人所宣...

  • 经脉(13)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径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

  • 《黄帝内经. 灵枢.卫气第三十一》

    【本章要点】 一、从五脏六腑的功能,说明营气、卫气的功能和循行概况。 二、指出十二经脉的标本与某些穴位的关系。 三...

  • 同读《四圣心源》第七天

    营气运行 水和谷物进入胃里,转化为气和血,精气行于经脉之外,叫卫气,血行于经脉之中,叫营血。 营血卫气的...

  • 金匮真言论第四

    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它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继续循经脉而侵害五脏。使...

  • (五)发蒙于大姨夫

    《徐芒耀的油画世界》连载10 【回顾(四)受阿爹丰子恺先生的影响】 徐芒耀在绘画上的发蒙,得益于大姨父郭勤初。 大...

网友评论

  • 65598db710ce:内经之廉泉是指舌下两脉
  • 清灵灵子:我是不仅宗气不足,而且营气卫气都不足,怕风怕冷爱出汗。阳虚体寒。请问按摩或针灸(艾灸)如何调理?
    5e04af8858de:不知你脾胃好不,气血不足先健胃再温补肾阳,人一定要中气足才得行
    清灵灵子:@MC钟 楼主是要我练习道家内功心法吗?:sweat::cold_sweat::joy:
    MC钟:@清凌子 补必用圆,圆者行也,行者移也……疏通全身,在能承受的前提下,加速经气营卫运转,循环周身……医疗来说贵在灵活辩证,此并无定法,通用方法参考内功,多在上中下丹田,呼吸存神动功导引等方面下功夫。
  • 09be4851d99b:为了追文章申请了简书帐号
    谢谢,加油!

本文标题:(13)经脉的真相:刺有五卫,一振埃,二发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ds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