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真可谓是今年最一波三折的新闻了!从特朗普签发对华制裁的总统备忘录,到中国用农业反击美国,再到美国宣布封杀中兴,追着这些新闻,吃瓜群众们的心情简直跟坐云霄飞车一样跌宕起伏:一开始震惊愤怒;然后为中国的反击感到欣慰骄傲;现在,又被美国诛芯的实拳捶得有点懵。
难道,美国一开始就想好要玩真的,不管美国农民会不会破产,美国芯片供应商会不会垮掉,他最终目的就是要不计损失,不择手段地把中国制造2025扼杀?

其实早在2016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之前,德国2013年曾提出过一个工业4.0。并且,两个概念的核心都是要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让制造业产业升级,实现智能制造。如果说中国制造2025,本着让中国从低端制造业走出来,不再卖苦力的“野心”刺激了美国。那德国工业4.0的问题可就更大了:一来德国本来就是高端制造业强国,在很多高新领域已经比美国前沿,未来能占据行业制高点的希望肯定也很大;二来德国特别注重工业4.0的国际影响力,并期望借助“工业4.0”继续领跑全球制造业,保持德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抗衡美国互联网巨头对制造业的吞并。神奇的是,德国如此赤裸裸的挑战硬是没在美国激起半点浪花,而中国仅仅想要调整下制造业的结构,接点附加值高的活儿,就伤害到美国核心利益了?

有人说,是因为特朗普短视冲动,美国才会对华政策过分。要知道当年奥巴马在任时,政策根本就出不了白宫。他的总统生涯简直就是一部从自信帅小伙到颓废小老头的血泪史。

那凭什么浮夸任性的特朗普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台看似害人又害己的中美贸易政策?他靠的肯定不是撒娇,而是因为这场贸易战,有着让美国精英决策层不得不支持的理由。又或者说,美国其实是要借中国这颗棋子来实现暗藏在深处的图谋。

要知道,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经济复苏就一直是美国的心头大患,美联储艺高人胆大地出了个印钞票的“量化宽松”(QE)政策,一路从QE1,走到了QE4,不仅自称药到病除疗效好,美国经济没问题,还振振有词道:想要经济复苏快,就得QE玩的溜,快把钞票多印印,房市股市飚飚飚,上市公司旺旺旺,债券翻身把歌唱!
可是,真的只要印钞票,就能把美国从金融危机的泥沼里救出来了?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美联储一有苗头说要退出QE,美国金融就会地震,不管媒体怎么夸赞美国经济的回暖势头,资本都会疯狂出逃?难道说,美国金融的繁荣与否,早已跟实业经济无关,只跟印钞票有关?

要弄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度剖析下量化宽松(QE)这一政策是怎么影响美国经济的:
首先,量化宽松的印出来的钞票,是怎么进入市场流通的呢?
作为美元的货币发银行——美联储,他并不是印好钞票之后,直接开飞机向民众撒钱。而是找来政府和其他银行等帮手,一方面用多印出来的钱来购买政府发行的国债,让政府拥有更多的钱去刺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向其他银行注入流动性货币,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去放低息贷款。这一政策的初心是为了鼓励经济参与者能够更积极的投身于经济建设,从而让美国经济走出低迷。
可是,这些钱最后又进了谁的口袋呢?
1. 美国房市是怎么涨的?
房市的次贷危机是当年让美国陷入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这场危机不仅让美国房价暴跌,也让很多中产阶级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失去房产或者买不起房的美国人,并不是每一个都愿意流落街头,他们总得找个住的地方。这让华尔街的投资机构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在QE政策之下,投资机构融资成本很低,而且原先20万美金的独立别墅,能在市场上以6万到8万的价格买到,如果投入1到2万翻新,转手就能在租房市场每月赚到1000—1500美金。哪怕会出现房子空置等风险,平均折算下来,这一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可以达到14%-20%!在这种超高收益的刺激之下,以黑石为代表的华尔街投资机构大举进入美国房市炒房,其手段和专业水平不知道要比中国的温州炒房团高出来多少段位!

所以美国房价涨是涨了,但是真正需要的房子美国民众还是买不起房,甚至有能力购房的美国中产,也因为抢不过华尔街的专业团队而买不到房。有新闻报道过,在华尔街疯狂炒房之后,有买房者连续递交了200次购房竞价,但是无一成功。
2. 美国股市和债券市场是怎么牛的?
按说经济良好的证据就是股市牛气,但如果我们深入去看美国的股市,就会发现美国上市公司很喜欢回购自家股票,而且是在债券市场上融资来回购自家股票,股价往往也会因为回购而屡创新高。
这些公司是怎么通过回购自家股票来赚钱的呢?
在美国,公司的管理层分为董事会和CEO管理团队,董事会拥有公司,但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而是雇佣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公司业务。而且董事会想得很清楚,每年花上亿美元雇佣CEO团队是非常不划算的,但可以提供相当价值的股票期权,将公司的盈亏和CEO团队的收入直接挂钩。
可是自从2008年以后,CEO们的日子就难过了起来,经济危机,市场萎靡不振,公司股票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跌不涨,董事会承诺的CEO团队收入就得打水漂。那短期内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股价?有!那就是回购自家股票,不管公司倒不倒,先把自己的收入稳住再说!
如果举债回购股票,那市场上的流通股就会减少,供给少了,价格自然就会上涨。
再找找媒体发发软文,说该公司认为自己股票严重被低估了,要自掏腰包买回去,你再不买可就要错过一个亿了噢,于是股民跟着疯抢。
在股价大幅上涨的强烈刺激之下,很多不明真相(炒短线)的投资人会蜂拥而来。
这样,哪怕公司实际的销售在递减,但通过回购股票,CEO们照样能赚钱赚到手软。而股市债市的双牛,可以说,跟经济是否回暖,公司盈利水平是否提升,没几毛钱关系。

美国妄想只用金融来解决金融危机这一伟大创意迟早是要破产的,QE只是暂时让美国经济不死的呼吸机,而美国自己也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每次美国经济一有经济复苏的苗头,美联储就会放风说要退出QE,然后动荡不已的金融市场又会逼着美国哆哆嗦嗦地继续QE。
其实,美国也并不是没有在实业经济上下功夫,当年奥巴马一上任,就喊话美国海外制造业应该回国发展。甚至约过乔布斯共进晚餐,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能让苹果集团带头将IPHONE的生产基地搬回美国!可惜乔布斯并不为之所动,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这些工作不会回来”!
道理很简单,企业家都是逐利的,他们在考虑公司未来发展时,放在首位的绝对不是美国国家利益,而是如何让公司的资本实现最大价值。更何况美国的企业税高达35%,美国的商业巨头们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用在:如何把企业更多的收益转移去国外,从而实现花式避税。怎么可能总统一呼唤,就立马带着公司的血汗钱赶回美国,填经济危机的窟窿?

不仅如此,借着全球化的东风,美国籍的跨国公司(如苹果,谷歌,微软等)在走出去的同时,早就把高端制造业工厂,工作岗位,政府税收也一并带走了。美国印再多的钞票,他们也只是用这些钱来回购下公司股票,通过金融手段多赚点美元,而不是将政府的补贴,银行的低息贷款用于资本性支出,创造真正的经济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计较德国工业4.0,而偏偏跟刚刚解决温饱的中国针锋相对?因为这些年被美国商业巨头带走的制造业和工作岗位,很大一部分就留在了中国。而美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不在于自己是否能霸住行业制高点,而在于如何让这些跨国公司走回美国,把经济从生死线抢救回来。

所以,为什么特朗普不顾农业票仓的生死也要制裁中国?因为农业救不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只能充当这场经济保卫战的牺牲品!
为什么不顾美国芯片业(如高通)的生死,也要封杀中兴?哼,美国打的就是这些只顾自己赚钱,不顾祖国生死的龟儿子!
中美贸易战——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美国看似制裁中国,其实是在想方设法让美国制造业回流,以实现真正的经济复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