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阅读页数:P157—177
【导读问题】
一、为什么要有差异性作业?
作业属于针对性特别强的学习任务,更应该强调“帮助个体的学习”,而差异性作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促使受教育者获得最佳发展。
二、哪四种方式能解决差异问题?
1.通过作业的不同难度或者数量来体现差异;
2.通过不同作业类型来体现学生学习风格或兴趣的差异;
3.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的结构性材料或者脚手架来体现差异;
4.根据学生前一次作业诊断出的问题,布置跟进性作业,体现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差异。
三、如何在同一学科的作业中体现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判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
1.一门学科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与要求,来满足不同兴趣和学习风格的学生,并且符合不同学生的智能倾向。
2.判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的方法:
(1)教师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喜欢的或者能够证明自己学习结果的方法和表达方式。
四、什么是脚手架?什么是基于脚手架的差异性作业?
1.脚手架是:给予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一些关键“步骤”、关键“问题”指导,把复杂的作业任务加以合理分解,以便达成最终的学习结果。
2.基于脚手架设计的差异性作业是: 建议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的作业要求提供适当的线索、提示、问题等脚手架,让学生通过这些脚手架一步一步地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问题,成长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独立的学习者。
五、什么是自主学习?教师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设立目标、掌握及运用学习策略,以及培养学生自学的动机和通过元认知监控自己的学习。
六、元认知和认知的关系?培养该能力,学习者需要参与哪三个不同阶段?
1. 认识是元认知的基础,认知也是元认知的对象;元认知是通过对认知进行调控,促进认知的发展;元认知和认知共同作用,促进任务的完成。

2.培养元认知能力,学习者需要参与三个不同的阶段:
(1)创建学习计划:开始学习任务之前,学习者需要创建学习计划。
(2)监测理解过程:学习者必须检测自己是如何理解任务、完成任务,以及如何调整方法的。
(3)评估与反思:学习者需要在任务完成后,评估学习过程并决定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七、作者给予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异性作业的建议是?
1. 对不同学科不同问题解决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要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 要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自身学习情况及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
八、一周作业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1.有助于教师加强作业的整体感和各学科作业内容之间的衔接。
2.有助于让学生提前知晓一周作业内容,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计划的完成作业,实际上无疑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
3.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要。
九、通过分析美国一周作业实例,作者认为它有何优点?
1.作业中对学生有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3.作业类型丰富,富有趣味
4.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尤其是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
5.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