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开会,手机一直静音。
会后打开微信,我的天!
70多条未读,
大多数来自同一个人。
她是我的小学同学,
上初中后就几乎再也没有联系,
也是前几年兴起微信同学群,她才加了我的微信。
即使加了微信,也没什么交流,
只是听别的同学说,她离异了,
自己一个人抚养一个女孩儿。
点开我们的聊天,
看着浩浩荡荡的语音、图片、文字,
数不清的小红点……
到底啥事儿啊?突然说这么多?
原来,她从别的同学处,听说我家孩子想报学前班,
于是把她了解到的周边的学前班情况,跟我说了一通。
这服务也太到位了!
明明上一条聊天还是去年春节的祝福语,
怎么突然对我这么好?
听到语音后半段明白了,
她家报了其中一家学前班,
如果我也报,提她家孩子的名字有优惠。
嘿嘿嘿,原来是想赚个中介费啊!
本来认为她列的学前班清单挺客观的,
现在不得不重新判断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学前班这事儿,我还是问问我的小学老师吧!
一通电话过去,听到了老师亲切的声音,
虽然偶尔有联系,但是因为大家都忙频率很低。
但是接到我的电话,老师很热情,
说了很多学前班的好处,以及我家周边学前班的情况。
最终,不仅鼓励我家孩子退掉幼儿园去上学前班,
还重点推荐了一家之前列表中,性价比最低的。
What?专业人士为啥推荐了一个我最不看好的?
又跟其他老师打听了一下,
原来,这位老师在她推荐的学前班兼职。
想得到个客观的意见怎么就这么难?
也正常,每个人在表达的时候,
都带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和立场的,
想要绝对的客观,着实困难。
聪明人知道听话要听全了,
而智者知道哪一句话可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