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千秋’,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读欧九《浣溪沙》与《上行杯》以为皆美。
春日,来到颍州西湖。湖面水波微澜,轻轻拍打水岸;湖水清澈见底,鱼儿遨游,阳光洒落,水天相接。路边的海棠花开,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春风吹起裙摆随分起舞。花瓣上滚动的雨露,遗留着昨夜雨夜的清香,最是含情的是燃尽胭脂色彩。远处小楼隐隐约约的在绿柳中闪现,笑声喧哗声,仿佛看到了娇美的身影在秋千上起舞。
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欧阳修由扬州移知颍州,特别喜欢此湖。他《初至颍州西湖》曰:“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啼禽似与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苏轼有诗句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步行至湖心亭,远山青黛,水雾如一层薄纱蒙在山麓之上。山与湖面一体,人似水中的一粒水珠。远处传来琵琶化成的大珠小珠之音,似湖面上的微波荡漾,似风儿吹拂过湖面撩起的浪声,似桨声欸乃。我想肯定是玉手在琵琶上按放揉动,摇曳弦音。她摇曳的是一湖的山水,江湖在她的摇曳之下,清明无忧。
坐上画舫,满上一杯浊酒。望水雾蒙蒙的湖面,听一曲长相思。湖面在春日之下是一台舞台剧,在画舫船舷上,摘一朵鲜花插头上,我就成了剧中人。我随着琵琶之声起舞,我随着歌声变化我的舞姿。我舞步踉踉跄跄,举起杯中酒,道一声啊,“春日的酒,青春回归,我抓着春天的衣袖,我飞舞在西湖之上,我与西子一起舞蹈,天上人间。”
远黛青山,金钗横卧发髻间,定然是春姑娘来到西湖,她是人间的仙女。她窈窕的身材如飘舞的柳絮,她飞起的水袖是带着天堂的灵气,她张弛有度的舞蹈在给唤醒人间的花花草草。
大堤之上,春草蔓延,柳烟深处,满楼的弦乐,处处是春光。如织人群,笑声一片,春天没有年龄的距离,春天在这长5公里,宽1.5公里。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只有青春。它是无忧的,它是愉悦而又自由的。
喝下这杯浊酒,我们就回到青春,因为青春没有烦忧。喝下这杯浊酒,人生惬意轻松。你看野海棠花开,春满园,在这春景之中,唯有酒最是解人情。
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舫》歌曰:“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附: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