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URI 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作者: 半生不熟_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20:48 被阅读130次

-1- 场景回忆

2017年4月22日,实习地点还在欧亚,十点多,仝老师背着书包来检查我们画的概念图以及对项目一些知识点的熟悉程度,直到下午六点多看完一个有趣的视频,也找出了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给我们讲了很多以前没有听过的东西......

22日的前一天,印象很深刻,是因为20号请假,等到来的时候才知道了这个“悲伤”的故事,那天所有人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整个项目的概念细节,林老师为此还压了题,总之,描述下就是跟校长提前通知要来听课,还说随时有可能会提问的场景一样一样的......

22日之后,原来一切都是我们过于紧张了。老师并没有以检查的形式检查,更多的是耐心地指导发现的问题。我们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在之前临阵磨刀的模式下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但重点是仝老师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讲的很多东西到今天我也只明白了60%,但我想把它记下来,大概不同的阶段再来看应该都会感悟到不同的东西吧。


视角.png

之前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他们可能忘记你所说的内容,但他们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Carl W. Buechner

-2- 那天我不懂标题,只是笑了笑

我们应该学会以URI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视角

仝老师那天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清楚的记得我是和阿发相视一笑的,我不知道他笑的原因,但我是因为不懂,却还觉得很搞笑,我根本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就觉得像一个超人在说:“来吧,和我一起拯救世界,我可以,你也可以的。”

如今,时隔一周,我再拿出来看看,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我知道肯定还是没有完全领悟到深层含义,但至少比一周前的我强一点了。

以一个技术人员的视角

  • 任何东西,只要能够唯一地标识出来,都可以说这个标识是 URI
  • URI 应当是可读的、可预测的、统一的

以一个在应试教育下成长了几十年的学生的视角
如果有人告诉我 URI是一个可读、可预测、统一的标识,那我就会觉得

  • 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用这样一个视角看待的
  • 看待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呢,在我不懂这些的时候似乎也没有发现一些严重的问题
  • 这又是一个新的知识了,我要学会它,然后记住它

以一个URI的视角
[......]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补全这里,或许是若干天,若干个月,若干年......
总之,我现在没有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3- 开发中的视角

在开发领域看待一个问题的视角一般分为三种

  • 工程
    工程的视角看待问题也就是说站在一个编码、测试、构建、部署的人员的角度思考一些适用于工程上的问题。比如要测试一个循环,我会先考虑它循环一次怎么跑起来,然后再考虑所有的循环次数

  • 业务
    业务的视角看待问题可以理解为站在一个组织、管理、审计的人员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像我们考试系统,作为admin登录的时候就需要思考不同的就角色关心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 设计
    设计的视角看待问题就需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比如我们会进行不同版本的需求分析,画一些业务蓝图等等。


    业务蓝图.png

举个例子,对于我们开发的考试系统,站在业务的视角思考的时候,我们会将可变的数据存入mongo中,不变的数据存入mySQL中,但这如果是站在工程的视角上思考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我觉得很多观点是不能用对与错来衡量的,只能说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是否合理

-4- 等待别人去审查你

那天,很认同仝老师说的这句话。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一种“等待别人去审查你”的心态去给别人讲东西

想了想,自己好像真的是这样的,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有些时候会产生惧怕心理,总觉得听你讲的人是来考察你挑你毛病的,导致把很多自己明明知道的东西让这种惧怕掩盖了。慢慢地越来越害怕给别人讲东西,特别是在给一个比自己牛逼百倍的大神面前。

-5- 一切混乱的根源

  • 呈现信息时不懂失真
    当你在给别人讲一个东西的时候,也就是 信息的呈现
    这其中是存在很多视角的,不光是前面说到的开发的视角,生活中也有很多视角,每一个个体都或多或少携带好几个视角。
    这时你就需要区分不同的视角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失真,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过滤,先思考主旨,分析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关心则留,不关心则废。

  • 总觉得自己会的东西别人都会
    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常常会存在误解,也会存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的情况,最终导致无法沟通。常常看到大会现场的领导振振陈词,底下的听众却丝毫没有感到共鸣,而且昏昏欲睡。
    其实是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的,就是你在讲的时候会潜意识默认对方对一些你认为简单的东西都是明白的,而且和你有一样的认知,包括我很多人都是有这样一种思维的。其实在一些简单到一加一的事情上或许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上升到另一些层面的东西,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在给别人讲东西的时候,一定要选好一个双方在交集中的视角然后全面的讲出来。

  • 说话时跳跃度太大
    说话时的跳跃度太大也会导致沟通的混乱,如果自己在讲的时候思维都是跳来跳去的,更别说听的人的感受了,所以在介绍一个知识的时候,要学会将自己脑中的框架和对方脑中的框架对比着思考,最好的方式是单从一个视角出发,把想到的知识先呈现出来,再依次进行连线理清关系。

我想,URI的视角,在这里也就是说要知道对方 “认为的”东西是会变化的,也是你可以猜到的,但你还是得通过沟通让你们的认知达到一个一致的状态。

-6- 艺术化组合信息的能力

存放在人类脑中的记忆,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开始大都是混乱的,但有些人会用自己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整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成功的人在查找知识的时候速度很快。

比如说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的答案可以脱口而出,为什么有些人抓耳挠腮,总觉得自己知道但就是说不出来,比如我,很多时候就属于后者。

年轻的时候,知识加入大脑的时候是完全混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慢慢感受到这种混乱,这时他会去对知识进行加工,同时,也体验着各种经历,随着阅历的增长,很多东西也就开始归档了,也会被整理一番,所以一般中年人查找问题答案的宿舍回会比年轻时快一些,我们叫做经验。所以知识是需要不断整合归档的,到了一定年纪那些所谓的经验也会帮你提高查询的效率。

所以你会发现人们学的越多,大家的方法就会越接近,有时甚至一致

仝老师说上层阶级分两种能力一个是决策,一个是评价。
由于我还是一个阅历尚浅的小辈,只是觉得很有道理,但无法做评价

  • 决策的能力
    决策者一般都是会讲故事的人,而他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套公式,这些公式都是在体验了种种经历后练出来的。
    第二种方法是自己会在脑中想象一遍,用人物和时间轴的方式讲故事。我们有时也会把这称之为经历。

  • 评价的能力
    评价者都是会听故事的人,这里也包括决策,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忽悠大家给你干事的能力。

最后,分享一位简友的分享

譬如同样是打杂这件事,如果只停留在应付之上,永远只能是打杂;如果能站到领导的视角,设身处地替领导考虑,就可以从帮领导订机票提升为帮助领导整合、优化行程安排,从拿外卖提升到分析领导的口味和饭点,无缝衔接工作与美味。

譬如同样是提意见,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视角,一定觉得我这么合理的意见你为什么不采纳?我一片真心,你怎么能不重视?不接受意见反馈,怎么能改进?可是换成接受意见方的视角,就会发现,你了解了多少现状就提意见?你怎么就笃定你的意见比现在的措施更合适、更可操作?先摸清楚状况,再有的放矢,岂不更容易被采纳?

譬如同样是写文章被喷,如果站在读者、作者的视角,一定只会想到凭什么要喷我?我该怎么回应?可是站在管理者的视角,便要思考,怎样才能管理一个UGC社区?滋生喷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然后当你从更高的视角去俯瞰,正视到喷子不过因为违规成本太低所以才会层出不穷的时候,一定会对被喷这件事多了一份释然。

以一个URI的视角......我就先不看待世界了,我先去看看我的快递到了没有

我是半生不熟 喜欢照自己的怪念头行事
喜欢一切意外 想把生活过成诗的样子
若哪天有幸相遇 请别诧异 其实我并不是个乖孩子

相关文章

  • 以 URI 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1- 场景回忆 2017年4月22日,实习地点还在欧亚,十点多,仝老师背着书包来检查我们画的概念图以及对项目一些...

  • 数学公式告诉你,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往往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 从大的方面来讲:有数学的视角、文学的视角、艺术的视角、还有哲学的、经济的...

  • 孩子,爸妈只想跟你同行一段……

    我们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不同的视角,以不一样的思维去重新看待这个世...

  • 以弱者的视角看待世界

    贫富的话题,古往今来,老生常谈。偶尔打开《见字如面》,本期的节目主题是“怯贫富”。考上大学,亦是我跳出农门...

  • 试着用“上帝视角”看待人事物与世界

    试着用“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的人事物以及看待自己。试着想象把意识从身体中抽离出来,以一个很高的视...

  • 【泽宇读书会16】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不要以成人的视角来理解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是我从《孩子是如...

  • 以终身发展的视角来持有一家企业

    以一天的视角来看待投资的人,可能靠的是运气。 以一年的视角来看待投资的人,可能靠的是判断。 以3~5年的视角来看待...

  • 同喜班第20课《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三)

    出世入世 对于修学佛法的人,应当树立“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有情看待世界的视角,世人看待世...

  • 人心

    人心至善,只是未遇到对的人。 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总以自己的世界观去看待这个世界,以自己的视角去审视他人,尤其是手...

  • 罗胖跨年夜演讲 思维导图

    罗胖跨年夜导图,6个问题,6个脑洞。 以积极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国家,看待生活,看待自己。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 URI 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ct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