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响亮的哭声,宝宝呱呱坠地,正式作为独立的个体成为世界的一员。离开妈妈子宫的全方位保护,宝宝面对周围的一切就显得太娇弱啦,免疫力亟待增强。于是,疫苗就“闪亮登场”了并且将保护伴随宝宝的一生。
今天小亿就给各位粑粑麻麻们带来疫苗大科普!宝宝疫苗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
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一类和二类疫苗都是国家推荐接种的,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费接种。
一类疫苗
目前,一类疫苗共有10种,包括:卡介苗、乙肝、脊灰、百白破等等,各地可能因当地政策而有所不同。
下面这张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爸妈迅速收藏,不要错过宝宝最佳疫苗接种时间:

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当宝宝满三岁时接种第一针,以后每三年接种一次作为巩固强化,到九岁即可。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当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接种时,可以用这种疫苗代替。具体的接种时间、针次可参照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减毒疫苗首次接种是在宝宝两岁的时候,宝宝六岁的时候再接种一针;灭活疫苗接种时间跨度比较大,1~16岁期间一共两针,时间间隔6个月,对于16周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注射一针就可以。
4.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在宝宝两个月大、四个月大以及六个月大的时候分别接种一针,满周岁后接种一针。
5.流行性感冒疫苗:宝宝满周岁到三岁之前每年各两针,隔月注射。对于三周岁以后的宝宝来说,接种情况为一年一针。
6.麻腮风疫苗:宝宝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接种第一针,进行基础免疫后四年再强化一针。
7.水痘疫苗:宝宝满1周岁直到12周岁期间都可以进行接种,只需接种一针。
这时候就有粑粑麻麻要说了,一类二类这么多疫苗?咱家娃还能全都打了?那得扎多少个骷颅眼儿?
🙅🙅🙅当然不是啦!国家有发布 计划内疫苗,意思就是计划内疫苗是宝宝必须强制接种的,因为这些疫苗所能够预防的都是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传播后果严重的疾病。所以每个小宝贝都必须要接种。👇👇👇
计划内疫苗
我国的计划免疫事业在不断进行调整,自2008年开始为年龄合适的儿童和易感染人群零费用接种某些疫苗。
如今我国计划内免疫疫苗共有十种,分别为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其中后四种疫苗是新增的。
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哦,它是对计划内疫苗的补充,针对性较强,有很多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小亿还是建议家长能打还是要打!但每个宝宝情况不同,家长们要根据自家宝贝的具体情况,给自家宝贝选择接种品类,给宝宝更多保护力!
麻风腮三联疫苗(MMR)
我国的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从国外进口的。这种疫苗在国内外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都是比较高的,因为它对麻疹、风湿、流行性腮腺炎都有预防作用,而这三种疾病都是宝宝容易感染的。
接种时间:1岁之后进行第一次接种就可以了。
但是在接种这个疫苗时,要考虑到宝宝实际的身体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水痘疫苗
水痘是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在儿童相对密集的托儿所、小学发病率尤其高。宝宝一旦感染水痘,隔离是目前最常采用的做法,所以接种水痘疫苗应该广泛推广,做到防患于未然。
接种时间:1岁以后一剂、4岁1剂。
Hib疫苗
Hib疫苗又称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简称。Hib是一种引起婴幼儿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治疗效果逐渐下降,且抗生素不能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对婴幼儿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感染十分重要。而感染这种病菌的多为2个月~24个月大的宝宝,所以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这样来说,提早接种疫苗应该成为首选。
接种时间:2~5月龄开始:3剂+18月加强
6~11月龄开始:2剂+18月加强
12~71月龄开始:1剂
注意:以上三种疫苗是推荐宝宝接种的,因为这些疫苗所预防的疾病都是比较常见且传染性比较强的,一旦感染,后果比较严重。且这三种疫苗的接种历史比较长,相关技术及疫苗的可靠性都得到了印证,可以放心给宝宝接种。
甲肝疫苗
甲肝疫苗的接种范围也比较广,有的地区已经免费提供了。甲肝疫苗主要有两大类:甲肝减毒灭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稳定性要好一些,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接种的疫苗,因此价格也稍贵。满周岁的宝宝免疫力依旧不强,推荐接种甲肝疫苗进行防疫。甲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普遍认可的,疫苗的起效时间约为8周,到时接种过的宝宝体内会有明显的抗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也进而大幅提升。
接种时间:
初次接种:容易感染甲肝的周岁以上宝宝
免疫强化:初种半年以后(在初种以后,强化疫苗任何时间都可以注射)
肺炎疫苗
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鼻窦炎、中耳炎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为飞沫,打喷嚏、咳嗽都有可能传播。对于年龄不到五岁的儿童来说,肺炎很容易威胁生命健康,因此预防免疫显得尤为重要。
流感疫苗
很多宝宝在六个月到三岁的这段时间内容易得流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如果宝宝身体条件允许接种,家庭经济支持的话,接种流感疫苗应该大力普及。
疫苗前准备事项
接种前一周照顾好宝宝,防止宝宝生病。
去接种前,给宝宝洗好澡,保证接种部位清洁。
给宝宝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防止细菌感染。
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宝宝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接种。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宝宝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超过四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宝宝,六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此外,宝妈宝爸们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接种疫苗后注意事项
接种后在医院或诊所观察30分钟,宝宝没有异常反应用在回家,不良反应通常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
接种疫苗30分钟后再喂奶、喂水
注意接种部位清洁不要弄湿,以防感染。
接种当天宝宝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多休息、注意保暖。
打预防针后,宝宝要避免剧烈活动,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如果反应加重,应请医生处理。
特别提醒:有些宝宝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出现长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休克等症状,那么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宝宝的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由医生准备好抢救措施后再接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