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12月初,我在弘丹老师公众号上看到她总结自己18年的100件最有成就感的事后,我依样画葫芦,开始写起了自己的100件最有成就感之事。

因为没有做月结的记录,或是曾经心血来潮做过几次月结的本子,也不知道被我扔在了哪里,所以前30件凭着我对今年大事件的回忆,并不难写;可是剩余的60件事,对我来说一点不存在成就不成就的,只要记得、没忘;就都统统拿来凑数了。
这件事也给了我当头一棒,一年365天,若是按一天一件事算,100件事连三分之一都达不到;拆分到月,一年12个月,每个月30天,随便写上10件事都超过100件。
所以,真的不难,可我却花了2天才敷衍凑合着写完。写完以后,所谓的成就感被自己稀里糊涂地度过这一年的负罪感,湮没在最底层了;尤其是翻来再看时,什么知道了电卡里原来有备用金、去玩了一次漂流、买了一件袄子等等;简直是无地自容啊!

前两天在一个活动里,我这样形容我的2018:多舛的一年,好在守得月开见月明,至少没负己。特别精辟,这一年经历的东西,在我的印象里,真的很苦,可也很值得!再回头看看我的100件最有成就感的事,竟然是这般举足若轻,该反思、也该解决。
1.总结随意又随性。
无意间看到别人的总结清单,嗯...好棒!我也要写一个自己的to do list;一段时间,新鲜劲没了,本子一扔,该干嘛干嘛去,反正每天要做的事自己还是可以应付的,何必做多此一举呢?这就是我18年一直没能坚持下去的原因,看到别人做,自己就去跟风;根本不用别人告诉,我也知道做清单、总结等的好处,可在我的内心深处,根本没有真的意识到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还谈什么坚持和认真呢?
2.掌握不到技巧就是流水账。
看起来to do list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做完了就打钩或是划掉这么简单;实际上真的记录以后,我经常陷在是写琐碎还是写重要事项里,感觉特别浪费时间。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把握,我至今还没有把握好。比如写得琐碎了,就是记流水账;既浪费时间又心情烦闷,一大早看到自己的一长串的工作没做,就心慌、着急;而且生活经常是充满无限的不确定性,各种打乱节奏的事情,很容易就把自己搞崩溃了。而如果只是列大纲似的记录,又感觉做完一件事需要好久好久,特别没有成就感。
所以,该如何平衡,需要自己去琢磨;但是在路上总比在原地好!

3.人生变化多,计划总是拖。
有一段时间,我学着大咖们的记录方式,给自己每一件事规定好完成的截止时间;比如早上6:05到7:05我要写文章,可是常常因为电脑开机或是喝杯水、上个厕所等等一晃时间就到了6:30;一看时间就很着急,算了完成不了,干脆明天再写......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还有时,计划下班回家写文章、交作业,可是却被领导突然叫住加了好几个小时班等类似的经历实在是太多了。可当因为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而让自己总是完成不了to do list之时,人就很容易自我怀疑,变得不自信起来;所以还谈什么总结啊,根本就是自动的逃避。

所以,这既然是“病”,就得“医”。从18年到现在,我不仅听了很多节关于时间管理的课,还自己买了很多书学习,甚至向优秀的人去请教。好在,现在情况好很多了。
首先我不会去把自己每一分时间卡得死死的,毕竟在完成的过程中,谁也不能保证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的叨扰。
其次我也不会再去给自己定何时完成某件事,因为有时候你即便是给自己留了非常充足的时间,也不能抵挡老板的一句马上开会~
此外,我也会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to do list,并只要保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就好。

所以现在这种高频率的完成感,也带给我很多成就感,特别棒。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以前我严格规定自己必须在每天早上6:05-7:05完成日更,可一到周末就想睡懒觉的习惯总是改不了,经常因为完不成而苦恼或是因为要起早日更而烦闷;但是自从我调整为起床的第一件事后;一点没有压力和负担,安安稳稳睡懒觉,认认真真写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