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秋

作者: 李伟芳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19:23 被阅读230次
写在中秋

阳台外,又是一年中秋月!

从小到大,极少体会王维笔下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惆怅。然而,每当中秋将至,包装艳丽的各式月饼满目琳琅,各种口味各种馅儿,总也难得让我垂涎,但走在街上偶闻夹沙月饼的酥香,却难忍思绪涟涟。

写在中秋

小时候,月饼的种类仅限于筒装的椒盐、夹沙、百果,用奶白色的油纸包装,“夹沙月饼”、“椒盐月饼”几个粗体隶书用红色标示,上方定印有“嫦娥奔月”的飞天图案。那个时候,村里小店的月饼多半是一个一个散卖的,印象中消费最多的是有些个“当家人”从田头地间回来,买上一个几毛钱的椒盐月饼,坐在小店门口极其奢侈地就着月饼下黄酒。这样的待遇,是我们这些毛孩不可企及的。

记得20多年前的一个中秋前夕,有个亲戚送了一筒夹沙月饼来。妈把它放在米缸的一隅,说是等到中秋节那天分给我们兄妹每人一个,其他的要留给爸吃。米缸就放在我的房间里,我从来不敢去碰离我仅咫尺的美味,但每一次经过米缸,眼前总能浮现出那皮层酥黄,香气诱人的“飞天”。无奈,从小,我们兄妹三个都敬畏我妈的家教,只能每天掰着手指静等中秋的月圆。

有一天,我和小哥实在抵挡不住那香味的勾引,趁着妈不在,溜进房间,锁上房门的保险,站定在米缸前。还是小哥胆子大些,够上米缸,挂在缸沿上,捧出已经被拆封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上会有一层被烤得黄褐色的面皮,很容易从饼上剥离,或者原先就已从饼体上脱离。我们首先小心地把露在上面的一层面皮剥落,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细心地拣取,扫除残留在月饼上的沫碎。虽然只是外皮或碎末,但那猪油和面饼萦绕缠绵在一起的月饼特有的香味充斥了整个口腔,填充了我小小的欲望。后来,小哥索性把上面的月饼从包装筒里抠出来,我们俩又重新开始扫荡第二个月饼的面皮……因为我怕被妈撞见,催着小哥放回月饼。

写在中秋

不过,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一逮着机会,我和小哥总会故技重施,把剩下的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一一从饼筒中抠出来,享用完饼皮和沫碎,再重新妥善“包装”。记得这样折腾得多了,包装纸被蹂躏得不行,在一次重新包装时不小心扯裂了一个口子,过后,我一直心慌不定。但一直到圆月当空的晚上,真正品尝到饼皮里面那妙不可言的夹沙时,妈也没有发现我们作案的蛛丝马迹,毕竟,月饼的个数一直都是对的。

如今,不等中秋节至,我就会买两筒热乎的夹沙月饼回家,小哥总会吃上一个,并和我笑谈当年“共同作案”的情景。

阳台外,那轮圆月与昔日一般的皎洁,明亮,我的思绪也仿佛再一次回到从前……

                    写于2012年中秋节晚8点

相关文章

  • 写在中秋

    几个月前的某段时间,忽然怀念起2016年冬镇江吃到的正宗锅盖面。 记得那家锅盖面店是在我们所住的旅馆附近,汤料是自...

  • 写在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记不清有多少个中秋没有陪父母一起过了。自从上大学后,家就像放风筝的线盘,而我则是...

  • 写在中秋

    阳台外,又是一年中秋月! 从小到大,极少体会王维笔下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惆怅。然而,每当中秋将至,包装艳丽的各式...

  • 写在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节,一大清早,轰隆隆的雷声打断了所有的清梦,紧接着就是秋风伴随着瓢泼大雨而至,我一遍又一遍地单曲循环着...

  • 写在中秋

    若是可以,也许不必太过敏感,迟钝一点,也许也是一种对苦痛的解药。 今晚中秋,只是不知道还能在这个世界上过上多少个中...

  • 写在,中秋

    某时某分。晚饭回来闲刻,翻开手机日历顿觉马上就到了中秋。 这几天坐车,行走街边抑或坐家打开窗扇 ,或听或看都是小贩...

  • 写在中秋

    感冒了,鼻子塞得难受,睡不着。 于是乎,起来写点东西。 好久没写东西,已经有点生疏。 我终于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了。 ...

  • 写在中秋

    今年的中秋来得有些早!还没怎么感受夏的炎热,这秋便来了,虽然我在夏日的热浪里曾那么思念着秋的怡人清爽。 今年...

  • 写在中秋

    文/熊建邦/2016.9.14晚 彩云拨弄的晚霞 晦了又明了 清风追逐的盘月 隐了又现了 古时的柳梢头 留不下古人...

  • 写在中秋

    中秋节是一个浪漫而温情的节日,蕴藏着中国传统的古典美意,既有浪漫主义的情怀,洋溢着中国人特有的诗情画意;又有现实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中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d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