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spenser学写作
宁可做长不大的父母,也不做不陪孩子长大的父母

宁可做长不大的父母,也不做不陪孩子长大的父母

作者: 原来是二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20:37 被阅读7次

1、

今天姐家熊孩纸发成绩单。

为了保证熊孩纸不隐瞒军情,就由姐亲自出马陪(ya)他(song)去拿。

路上,旁边一个家长问孩子:你带纸巾了吗?一会儿要发成绩单了。

姐的心一紧,说得多对阿,赶紧屁颠屁颠跑去买了一包纸巾(捂脸)。

在等熊孩纸的当儿,相熟的麻麻聚在一起聊天。

A:这个暑假,我给小孩报了4个班,每天接送得都崩溃了。

B:哇,报这么多班,你可真舍得。

A:可不是吗?我现在的时间都搭在小孩身上了。

B:那时间不是太难打发了吗?

A:就是,现在连打麻将都没时间了,只能刷刷朋友圈,逛逛淘宝。

然后,就看到A的小孩耷拉着脑袋走出来,看着像是四五年级的样子。

A:快来,跟xx阿姨打招呼。

小孩不理不睬,直接往前冲。

A看着很尴尬,一边和B匆匆招呼,一边赶过去拽住小孩的手:这次考得怎样啊?你这死孩子,怎么都不说话啊?

小孩忽然很大声地回头冲A吼了一下:要你管!反正都考不好。

A也跟着大声训斥道:你怎么笨成这样?整天什么事都不干了光学习了,还敢考成这样?

母子俩一路推搡着一路拌着嘴走远。

姐在一旁不忍猝听。一股做母亲的悲凉涌上心头。

都说,孩子的气质里,藏着父母的素质。

在那个孩子的暴戾里,你可以感受到他父母的日常言行和家庭点滴,唯独缺失了他对父母的爱。

2、

你确实很忙,忙着赚钱抚养孩子。

可是你明明一回家就摊在沙发上床上,眼里只有手机,或者出去打麻将,美其名曰放松自己,完全无视孩子渴望的眼神。

你说你很爱孩子,却只是把他丢给各种补习班。

即使来回接送,却对孩子的问话一句敷衍回答。

你说你现在孩子太小,等他长大了,他自然就知道父母的辛苦和对他的爱了。

可是,在孩子眼中,你是懒散的,你是忙碌的,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唯独没空搭理他。

龙应台曾经说过: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赖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要到了。”

因为这个时候,该教的,该说的,该看的,孩子都已经感受到了。

在《社交天性》这本书中,作者马修.利伯曼就指出,人类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有着“连接”的属性,渴望保持各种各样的社会连接。随着年龄渐长,他们的“心智解读”不断增强,能够理解他们周围的思想和行为,构筑自己的世界。

从婴儿起到青春期,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他们能够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点点构建他们的世界。所以,指望他长大了自动成熟、扭转自小形成的观念,体谅父母的辛劳?别做梦了,快醒醒吧!这可是来自日常相处的潜移默化。

3、

今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各省市的状元言论也不断刷屏。

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这个耿直boy就总结说:“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好自己又很厉害的。”

这里的“家里好”,可不仅仅指的是物质,更多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影响。

熊轩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从小就给他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分为,包括对他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一点不假。越是忙着奋斗的父母,越是又忙又重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姐的大学同学,现在是一家投资公司的执行总监,日常主要工作就是世界各地寻找合作项目。他的太太是北京一家医院的项目带头人,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即使忙成这样,即使对孩子的教育有不同的理念,他们夫妇二人在孩子的陪伴上完全一致对外。

同学喜欢读书,家里目之所及之处都是书,孩子随便一抓就可以席地而看。他还坚持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书,现在孩子五岁了,他给孩子读过的书超过了500本。他太太喜欢旅游,全家每年必须共同外出旅游两次,孩子再小也都带着。

他在朋友圈晒过一张在台湾的旅行照。照片的背景是一桌桌等待上菜的人,喧哗声几乎溢出。照片的中央是他5岁的孩子,虎头虎脑,捧着一本书,眼神专注,两耳不闻窗外事。孩子旁边的妈妈,也以同样的姿势安静看书。

他在照片旁配了一段文字:台湾的服务员说,她是第一次看到大陆来的小朋友在等待上菜的时候没有玩游戏,而是在看书。第一次感到为人父母的自豪。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做什么样的人。

4、

前一段时间,因为诗词大会和朗读者,董卿成为了现象级人物。

2015年左右,多了母亲这个标签的董卿,也曾在工作和对孩子的陪伴中陷入两难。

最后,她选择了和孩子一起成长。

她说,她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她有爱、有尊敬。

很快,她就投身于《朗读者》的筹建中,以制片人的全新身份。

工作的时候,努力坚韧。哪怕失眠焦虑,也要微笑面对。

陪伴的时候,温柔沉静。哪怕疲惫不堪,也要全情投入。

想来,待儿子长大,有朝回看屏幕上熠熠生辉的母亲,回想生活中的点滴陪伴,心中涌现的应该是对母亲的无限的爱与尊重。

咱们共同的马云爸爸在天津举行的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也提及了对教育的思考。

“教和育是两回事。教让人具备知识,育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我们为人父母,要去思考一下,对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花怎样的精力和能力、时间,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学习,让他们学习不同的东西。

我们要让孩子做最好的人,未来在于机器的竞争中,人是智慧的,机器只能是智能的。

另外,我希望我们不止专注教知识、教文化,还要多花点时间在价值观上。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是我们的孩子未来生存的必须条件。”

姐对马云爸爸还是信服的。

大家都知道他儿子当年曾经沉迷网游,为了帮助儿子戒掉网瘾,他和太太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汗水。

至少到目前为止,马云爸爸算是信守了当年的诺言,还没有自主研发网游(单是冲着这一点,姐为淘宝多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捂脸)

5、

我们总是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这个世界看得透彻明晰。

虽然,未来和机器是竞争还是合作,仍然众说纷纭,至少,我们还能教给孩子面对未知的坦然和直面的勇气。

纵使平凡如你我,也大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工作,在陪伴的时候陪伴。丢掉难以割舍的手机,丢掉假装严肃的皮囊。怀揣好奇,怀揣欣喜,和孩子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已然到达、又被突破、焕然一新的自我。

在孩子回望的那一刻,我们定会知道,他眼眸里流动着的,是我们相互熟知的爱,还有我们给予他独自前行的坦然和勇气。

相关文章

  • 宁可做长不大的父母,也不做不陪孩子长大的父母

    1、 今天姐家熊孩纸发成绩单。 为了保证熊孩纸不隐瞒军情,就由姐亲自出马陪(ya)他(song)去拿。 路上,旁边...

  • 《长不大的父母》|父母长不大,孩子如何长大?

    文|白素心 2021年两会期间,央视名嘴、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到:“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

  • 结婚30年(十)

    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父母都不在了,孩子们已长大成人。做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孩子们仿佛永远也长不大,总需要我们的照...

  • 父母陪孩子长大,孩子陪父母成长

    “妈妈,刘老师说让爸爸今天录好视,有关周四亲子课堂的。明天让我把U盘去学校。”上上周二接儿子放学时,孩子很认真地对...

  • 做快乐的父母,陪孩子长大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阴 读书摘记—— 1 你快乐吗? 当我敲下这几个字的时候,也问了我自己。 有妈妈...

  • 为人父母者必读

    父母生儿育女,可以陪孩子长大,却无法陪孩子变老;父母养育孩子的身体,更要尊重孩子的灵魂;父母是孩子的守护神,而不是...

  • 父母在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

    年老的父母,在他们身边我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而对于儿女,加倍珍惜这样的时光,真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停滞,陪父母的...

  • 陪父母长大

    今天看了电影《找到你》,这部戏很精彩,女子本弱为女则刚。因为孩子,她们都选择坚强,坚持。我最有感触的是女主在最后说...

  • 不炫耀远方与诗,你也未必能陪父母变老。

    不炫耀远方与诗,你也未必能陪父母变老。 父母在,不远游。不炫耀诗与远方,要孝顺,尊恭敬,礼侍奉。父母陪你长大,你要...

  • 原创:做到这三点,你就是优秀的父母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不是他们长不大,而是父母总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正因为这样,每个父母都想竭尽所能的保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可做长不大的父母,也不做不陪孩子长大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vi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