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爱一朵葫芦花(2)

作者: 不2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2-07-08 00:47 被阅读0次

学生时代另一件与《风云初记》有关的事,是在高中课堂上。

那时的语文老师姓刘,高胖个儿,络腮胡子,乍一看有几分像新疆维吾尔族人(其实不是)。他讲课特别投入,旁征博引,充满激情,很受同学们欢迎。

记得是高二下期,学习孙犁的《荷花淀》一课,讲到小说里的人物水生穿的白衬衣,领子特别白,他问我们,这个“特别白”能体现什么呢?我们回答不上来。他解释道,这是说水生爱干净,讲究卫生吗?不是。白衬衣不耐脏,他领子还那么白,这不分明在说他的媳妇儿勤快吗?一个微小的细节,根本没提水生嫂,却把她优良品质展现了出来,这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叫侧面描写。

接着,他又列举了《风云初记》里的情节。他说,作家孙犁特别善于运用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外貌和品质,在他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有一个情节,农家妇女春儿在军事学院学习,女大学生问她,你喜欢柳树,还是喜欢枣树?春儿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奇怪,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一般说来,凡是青枝绿叶的树她都喜欢。女大学生就追问,比较起来呢?春儿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想过这类问题),腼腆地说,如果硬要我比较,我还是喜欢枣树。柳树好是好,毕竟没有多大用处;枣树每年都能结枣子吃。女大学生就笑了,说,其实柳树也有柳树的好处,它发芽早,绿得快,每年最早给人带来春天的信息。

两个人关于树的不同见解的对话,看似随意,实际上作者想表现的是,两个不同出身、不同文化素养女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没文化的农村女孩春儿理所当然地想到的是吃饱穿暖,在那样的时代和环境里,除此之外,她不可能想更多;而读过北大的女大学生就不同了,她是知识女性,有抱负有理想,她理所当然地看得更远,她看到的是春天,是希望。

刘老师说,侧面描写与平时我们常用的白描、工笔等正面的写实不同,它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使文章显得更含蓄、更生动。

那节课刘老师还讲到孙犁的作品笔墨俭省,他说,读孙犁的作品,会有一种每个字句都如揩洗过一样明亮剔透的感觉,你们(指同学们)写作文要克服重复啰嗦的毛病,就应该多读一读他的作品。最后他还调侃说,孙犁的小说,中篇里边有一本《铁木前传》,却没有《铁木后传》,唯一的一部长篇叫《风云初记》,却没有《风云再记》,希望你们将来有谁能成为小说家,来弥补这一空白。

刘老师生动诙谐的讲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那之后的那个暑假放假,我立即拿爸爸的图书借阅证,去县文化馆图书室借了一本《风云初记》二刷。其实,应该说是首次正式地读它。

相关文章

  • 读书|爱一朵葫芦花(2)

    学生时代另一件与《风云初记》有关的事,是在高中课堂上。 那时的语文老师姓刘,高胖个儿,络腮胡子,乍一看有几分像新疆...

  • 读书|爱一朵葫芦花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孙犁(1913—2002),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

  • 读书|爱一朵葫芦花(3)

    以前,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又是阅读写作工具书,又是报名线上的写作培训。有一次写作课上,意外涉及到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老...

  • 读书|爱一朵葫芦花(5)

    第三,比比皆是的议论和抒情 小说是人物、情节、环境,是写人记事,可孙犁的《风云初记》不一样,除此之外,书中还有比比...

  • 读书|爱一朵葫芦花(4)

    第二,贯穿景物描写中的生命意识 读《风云初记》,深切感到孙犁是一个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作家,单从景物描写来看,这一点...

  • 读书|爱一朵葫芦花(1)

    孙犁(1913—2002)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1977年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因...

  • 芦花

    芦花啊芦花 别人唤你的名字 你是河岸边 一朵寻常无奇的花 芦花啊芦花 我唤你时 你是城市的一缕孤独 生长于漫无头绪...

  • 西葫芦----六岁灿宝原创

    西 葫 芦 西 葫 芦 葫 芦,葫 芦,葫 葫 芦. 孙 悟 空 大 闹 天 宫, 偷 吃 太 上 老 君 炼 的...

  • 是你无疑

    葫爸你好!我是你的葫葫! 你说葫葫这个名字好听! 其实,我也觉得不错!葫葫,你喜欢收藏葫芦,我叫这样的名字是不是会...

  • 双眉歌

    一朵是, 茉莉花, 不理他! 最爱人, 小藏娃, 大葫瓜? 一群小童们高唱:"一个葫芦瓜里、躲藏着、一个可爱的、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爱一朵葫芦花(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ym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