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诗歌简友圈 | 中国好诗歌精华集 |
---|
诗/晓君一生何求 文/芥
剪一段辽阔的春天,
种进父亲留给我的一小片泥土里。
“剪一段”与“辽阔”,“辽阔”与“小片”,在这里互为参照,看似格格不入,但若换个角度,把这个春天,看成一种理想、美好或者目标呢?父亲留下的产业或家基或许并不多,但是理想却是可以辽阔的。就手法而言,互为矛盾的意象增加了语句张力,作为首句,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此外,“剪”是为了紧扣命题,那么,“种进”二字就需要推敲了。
当喜悦和悲伤的露珠,
从泛绿的草尖上滑落,三月的鞭子,赶着
云朵和羊群,攀过一座山。
“露珠”或许象征着劳动、生活中悲喜交织的眼泪与感触,而“鞭子”则是鞭策,句中“泛绿,三月,云朵,羊群”,是希望,小成就和生活,“山”可理解成困难或台阶。
干净的天空下,我用双眼咀嚼着。
羊群,放牧的地方,一切都近了。一切,
也都远了。一切,忽高忽低。
“干净”所表达的是做事做人的一种无愧心态,“咀嚼”可理解成总结与思考。后两行“远近高低”则描绘出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在技巧上也扩展了诗的张力。
土地上,行走的羊群,
在光阴的罅隙里,与一株野草,制造着
沉默的生命。天空,一只鹰的方向,
正抓住,由南向北的风。
这里的“土地”,已不再是那一小片泥土了,而是与“光阴”和“小草”连在一起的生活环境。“由南而北的风”则暗示着机遇与挑战,“鹰”不见得指作者自己,而是指策略。本节中“沉默的生命”,是一种静止状况,与后面的“向北的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构造成一种蓄势待发的意境。
我在风里,种下的执念,努力延伸着
自己的目光。更远的浮云,向我扑来的时刻,
麦子,一天比一天丰满。
本节所有的意象都是为表达信念与目标服务的。
牧羊的鞭子,再一次举起。我,
跟随生活的羊群,一步步踩着,属于自己的牧场
令我奇怪的是尾节一下失了朝气,隐约中透露出一种淡定,甚至使人有叶落归根的错觉。所以我并认为这个尾收得好。兴许我领会错了?
事实上全诗经不起认真推敲。诗人在表达某种内心的感情时,也使用了克制的技巧。这使得诗歌的内涵变得模糊。不过正是如此,在表象上造成了错落有致画面效果与的音乐效果,这也我推荐它原因之一。但是我还要说,一首诗,技巧是表达形式,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重技巧无异于注重华表。
这首诗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作者从一小片泥土为出发,展开了丰富的想像,意象纷呈,奇异也理性,得到了抽象与具体,感官与理性的完美结合,让读者从中获得了一种智力享受。
最值得一荐的是,本诗语调平静,却在平静的语调背后展示了一个有理想,有愿景,不畏困难的跳动的心。但也正是语调平静,也隐隐约约有一丝淡淡的伤感。
总体而言,此诗是出色的。芥向评委组推荐。枉口诳舌,见谅。手机草就,格式就不编辑了。

<上一篇 | 目录 | 下一篇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