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而不得最是痛苦

作者: 乔姐194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22:10 被阅读0次

麦子最近心情一直不好,有时觉得快抑郁了。

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是,麦子知道原因究竟是什么!

麦子出生的时候,正是收割麦子的时候,人们忙得没日没夜的,抢收抢种分秒耽搁不得,否则一场大雨就能让半年的辛苦全部泡汤。麦子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收麦子的季节,一直连绵不断的下雨,来不及收割的熟透麦子吸饱了雨水,穗头上长起了绿绿的麦芽,那一年,都没有白面馒头吃了。在那个很落后的时代,收下粮食吃饱肚子,就是人们最顶级的人生目标了。

没有人伺候坐月子的麦子妈妈,也没有人很待见这个黑秋秋的女孩,妈妈看着摊在谷场上金灿灿的麦垛,给孩子起了个名字:麦子,随意,不起眼,也隐隐含着皮实,健康,丰收的吉祥寓意吧!

麦子两岁的时候,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宁静的村庄,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一个白白胖胖,惹人疼爱的男孩出生了,取名叫丰年,“瑞雪兆丰年”,吉祥如意好兆头。

麦子的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倔强,要强,勤劳,她吃尽了贫穷的苦,一心想着孩子将来能有个好前程,所以在那个大家还不重视孩子教育的时候,她让麦子和丰年姐弟俩读书。对村里好多和他们同龄的孩子十多岁就是劳动力,就能赚工分了,家里经济状况明显改善,麦子的母亲丝毫没有动摇,没有羡慕。

麦子12岁上初中,住校,一周回家一天,周六晚上到家,周日下午返校。

离开家的麦子,想家,想妈妈。

年幼的麦子不知道,从那时开始,想妈妈就是她一生的执念了。

初中,高中,大学,工作,结婚成家……

麦子离家越来越远,能见妈妈的时间屈指可数。

麦子内心很想妈妈,即使成年后,自己做了母亲后还没有改变,她内心一直住着一个渴求母爱的小孩,可是,总也实现不了!因为,母亲不是这么认为的,母亲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是最淳朴的封建思想熏陶长大的,男尊女卑,出嫁的女儿就是外姓的人了,娘家是亲戚。她认为女儿已经长大了,成家了,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母亲并不重要!她的母亲也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对她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麦子自从结婚后娘家就成了亲戚,是每年回去一次的地方。回去也是不太受重视的,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生活,家里父母有田里的过活要干,弟弟弟媳要开店做生意。

麦子有时也恨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晚年无忧,不要再操劳,那样也许父母就能放心地离开土地,享受生活了。

麦子很失落!

麦子身边好多独生女儿,她们享受着父母的宠爱,即使结婚了,还是父母的宝贝,有的一直跟父母一起住,是个下班回家就能看到妈妈,和妈妈一起吃饭,一起散步的孩子。

麦子无比羡慕!

世界上有一种遥远的距离是:我明明很需要你,而你却不这么认为。

麦子想起小时候,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钻进家里那个古老的箱式床底下看书,剪报纸,或者什么也不做地空想,那个狭窄的,安静的还有点暗暗的空间,让麦子的心里充满了安全感。

麦子想,也许她对母爱的渴求,源于安全感的缺乏,毕竟对一个人来说,最安全的地方,出生前是母亲的子宫,出生后,是有母亲在的地方。

求而不得最是痛苦 求而不得最是痛苦

相关文章

  • 求而不得最是痛苦

    麦子最近心情一直不好,有时觉得快抑郁了。 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是,麦子知道原因究竟是什么! ...

  • 2020-09-02

    求而不得,最是炼心

  • 求而不得 最是想念

    有句俗语,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是啊,对于得不到的人或者物,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丝对他们的渴望与执着,而这份执念就在岁...

  • 合群中也不能失去个性

    无欲无求的人,最是开心满足,他们会因天气放晴而身心愉悦,却不会因为求而不得而伤心痛苦。 可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心仪的...

  • 求而不得 必是痛苦

    话说我解了黄庭涌动的把戏,真的? 3号本想早早回东莞,在一旁的昆,忍不住说,现在回去,一个字,堵,晚一点吧,再走。...

  • 求而不得,很痛苦

    求而不得的心情,真的非常非常痛苦,对别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为什么到自己这了,就这么难

  • 求而不得才痛苦!

    我们生活中常有一种状态,就是求而不得,这种状态积攒久了就会痛苦。而我这里想跟大家说的是,那些所谓的所求,真的是我们...

  • 爱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

    求而不得,让人痛苦!

  • 胡逸之的爱情

    求而不得,最是痛苦,反之,日思夜想,苦苦追求的东西忽然到手,那就是最幸福的。但是凡事也有例外。 咱们先讲段故事。 ...

  • 求而不得

    世间一切的痛苦 都是求而不得 如果求而不得 那还追求做什么 或者 是在期待着 那求而不得的 发生奇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而不得最是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qx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