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一无所知的时候,会感觉无从下手;可是,当我进行了一些学习和了解后会感觉-----还是 无从下手。
怎么说呢,在我1994年参加高考的年代,读大学还可以六十分万岁,毕业会分配一份靠谱的工作,能不太辛苦的养活自己,按部就班的走上人生正轨就好了,不太关乎喜欢与否。此后就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有机会自己选择喜欢和能做好的事,我的很多同学都惊讶于我竟然仍然供职于当年毕业时就职的单位。大部分勇于探索的人都有了更好的事业和发展。
特别是现在,有多少人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也会有多少人从事专业无关工作。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知识,当你毕业时,你所学的知识本身可能已经淘汰,只有你学会的学习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习惯,才是紧跟时代不被淘汰的唯一法宝。
当然,学校组织或者网上随处能进行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倾向等测试也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我不知道大家,我是觉得蛮靠谱的,甚至有些总结会让你觉得它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但是,这些工具终究都只是个针对测试当下,针对大多数群体的一个大概率的总结,细化到每个人,规划这件事还和你目前能到达的分数、个人兴趣、成长经历、家庭条件、家庭具备的社会资源,甚至目前是不是有了心仪的同学 等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之呢,能做的可能就是提供尽可能有价值的客观建议,和外界辅助,最终决定 一在本人,二在命运。
我其实想表达的就是 很可能未来所学专业也并非所爱,是吧,有多少人活了大半辈子才在偶然接触的领域里发现那是自己心之所向。那么,学了自己并不是最喜欢的专业,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收获。毕竟,有些东西你以为它是一回事,你真正做起来还可能是另一回事…… 而且,就算你学了电子工程专业,日后,你可以做工程设计师,可以当老师, 可以生产管理,也可以做产品销售, 也可以做采购经理,终究都是自己做的选择。
25岁的肖战已经是一名崭露头角的平面设计师,他因为内心的喜好,决定辞职去唱歌跳舞了。我不知道他爸爸妈妈当初是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不知道是肖战的执着说服了父母,还是没有办法的父母不得已的接受。 但是我想,肖战能作为优秀毕业生毕业,足以见得他做每件事都会认真做好的性格;在大学里成为文艺骨干并小有名气,也一定是支撑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有力支持,能在选秀中脱颖而出,也证明了肖战当年已经是潜质过人…… 应该是:一个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好的孩子,希望去做一件自己心心念念喜欢的事情时,你也应该去支持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