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音乐人物
披头士:宇宙第一天团

披头士:宇宙第一天团

作者: 85f4b3007d93 | 来源:发表于2017-09-10 21:20 被阅读0次

怎么样才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乐队?

他们的音乐成就至今无人能敌,永远载入音乐史册。

他们的表现引领着许多艺术风潮,成为容不磨灭的经典。

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从生活方式到价值取向。

他们是一个盛大的文化现象,也俨然成为文化符号般的存在,似乎再也没有哪个歌手能再度掀起如此狂澜的社会文化潮流。

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四个出身于工人阶级的大男孩,都是传统意义上无心向学而离经叛道的坏学生。

在50年代末,正值轻狂的年少时期,尽管没有正规系统地学过音乐,循着身心所向,凭着热情自学,玩起了摇滚乐队,唱着喜爱的摇滚歌曲。

于是乎,约翰、保罗和乔治因为对摇滚的热爱而相识相知。

这何尝不是一种对枯燥无味的现实生活的宣泄和逃避。

1960年正式以“披头士”为名,经历了乐队成员的更替,林戈作为鼓手加入了乐队。1963年推出了第一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开启了全民狂热的披头士时代。

新鲜而躁动的血液一经注入狂潮暗涌的古板社会,宛如一记重磅炸弹,炸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四个血气方刚、长相英俊的英伦青年,伴随着释放身心的摇滚乐的强烈感染,自然而然地引发荷尔蒙的爆炸式躁动,一切的沉沦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

1964-1966年,披头士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香港各地进行巡演,在全球掀起了披头士狂热。

领袖名流谁都想沾上披头士的光,更不用说那些席卷全球数以亿计简直要把他们撕碎的疯狂粉丝。

这种狂热的失控程度,简直不可思议。

各种各样的解析也甚嚣尘上,关乎音乐,更关于性。

但若不是深陷其中,谁又能理解这种被不可言喻的高涨情绪所支配的失控。

然而,这疯狂的一切很大程度上也让他们不堪其扰。不但被剥夺正常生活的权利,比如说时时刻刻都有粉丝趴在家门口往里偷窥;而且他们的家人也备受困扰,尤其是遭受粉丝恶意攻击的妻子。

此外,连轴转的全球巡演活动也让披头士们觉得身心疲惫,不想再继续下去。而一直程序式表演相同的曲目,音乐上没有突破更是让他们不满于现状。1967年开始,披头士乐队退转幕后专心做音乐,很少进行公开表演,这也是披头士转型的开始。

而披头士们都是不甘于寂寞,热衷寻求刺激的人。后来,对药物、印度教、异域的沉迷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也直观地反映到音乐风格的转变上来。

相别于以往简单四件的乐队演奏,他们在音乐制作中加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尝试各种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歌曲变得复杂多轨而玩味无穷。此外,继续以往流行摇滚的风格外,还开拓出迷幻摇滚的风格,创造出许多实验性质的风格多变、主题各异的优秀歌曲,取得突破性的音乐成就。

披头士乐队约翰、保罗、乔治和林戈四个人,各自负责特定的乐器,但并没有特定的主唱。每个人都会参与到歌曲的创作中,但是以约翰和保罗为主,更多的歌曲则是约翰和保罗合作完成的。

乐队后期,四人个人风格差异化越发明显。每个人都有各自想表达的东西,似乎再难揉合。

披头士的身份为他们带来了至上的喜爱、荣誉和财富,可是他们后来都对这个身份感到厌倦和排斥。

且不说,一开始西装革履,梳着锅盖头的乖巧形象其实并非他们本意,也绝非他们的本性,而是经纪人的形象包装。到后来,披头士甚至成为他们个人发展的束缚,个人理念越发不合。

披头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但他们又是四个个性突出而迥异的独立个体。一起走了那么长那么远的路后,当年渴望成功而懵懂未知的青涩少年也长大了,寻找到各自的人生定位,对未来的路也有了不同的见解,是时候分开了。

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干扰因素下,披头士于1970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合作关系。对他们每个人来说,与其说是结束,不如说是新的开始。只是可惜披头士间奇妙的化学反应终究是不再发生了。

我想,披头士之所以不朽,正是因为他们用音乐创造了文化,并改变了世界。

注:

1、本人对披头士了解有限,言之有不妥处敬请指出。

2、所有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披头士:宇宙第一天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mt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