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的眼睛(续一)
文/金侬
(接上)
事后,我与段奕宏一起分析这件事。段奕宏认为,那帮人可能也不是什么坏人,他们仅仅只是想认识一下银屏下的罗阳,至于这个“罗阳”是真正演罗阳的演员,还是长得跟罗阳酷似的人,他们并不在乎。一言以蔽之,罗阳进入了观众的心中。靠的是什么?当然是他的眼睛。
曾经多次采访过段奕宏的红姑好象在补充我的观点,她说,段奕宏饰演的罗阳很仗义,这一点给她的印象很深。原谅我又没有把《刑警本色》看全,当然不能完整地了解罗阳。我只是凭借着对罗阳眼睛的直觉了解这个人物,了解这个演员的。现在,当段奕宏坐在我面前,用眼神与我进行交流时,我惊奇地发现,他的眼神里还有许许多多我不曾发现的东西。
——比如坚韧和顽强。一直在导演前卫话剧的孟京辉应该认同我的观点,否则他不会诚邀段奕宏主演话剧《恋爱的犀牛》。所谓恋爱的犀牛,即是像犀牛般恋爱,诸君可以想象,这恋爱该是何等的不容易,不坚韧和顽强行吗?
坚韧和顽强不单单表现在剧中人物上,就是段奕宏排戏的整个过程,都充满着彼此不相让的坚韧斗争。孟京辉要改造作为演员的段奕宏,这是实验导演的必然做法;段奕宏则不服从孟京辉的改造,他认定一个死理,那便是改造必须要有理由,没有理由的改造坚决不服从。于是,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奇怪的是,这出戏却在导演和演员各不相让的情况下成功地上演,而且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成绩。功劳不可不归于段奕宏的坚韧和顽强。
他的坚韧和顽强还可以从主演《记忆的证明》中见出。周尚文的生存条件异常艰苦,他就是用坚韧和顽强的意志生活下来的人。为了演好这个人物,段奕宏减体重,一天天减,不到一个月,减去十斤;进行魔鬼般地军事训练,忍饥挨饿,饿到前胸贴后胸;还要忍受孤独和寒冷,天寒地冻地跳到冰水里去,血都仿佛凝固了……
所有常人不能吃之苦,段奕宏都要替角色去体验,他要没有坚韧和顽强的性格,又怎么能演得好角色?
其实早在段奕宏投身演艺界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坚韧和顽强的个性。他连续三年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外形条件被人认为不好,他不灰心;表演灵气被人认为不足,他不气馁;从新疆的一个边远城市来到北京,被人轻视,他更不怨天尤人。大学四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外出拍戏挣钱,本就经济条件不是太好的他即使节衣缩食,也坚持自己的意志:先把书读好。毕业以后,本可以留京的他遭遇变故,他在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奔走于各个艺术剧院,最后感动了“上帝”,被国家话剧院录取……这一切的一切,靠的还是他坚韧的性格。
——比如天真、单纯和善良。这是我从他眼神里发现的全新东西。一开始与他接触时是发现不到的,等到熟悉了,这些东西就从他眼神里流露了出来。他有时会投入地笑,笑得前仰后翻。投入地笑的人是天真、单纯的善良的,因为既然投入地笑,就是把笑当作目的,这个世界上除了天真、单纯和善良的人以外,还会有谁把笑本身当作目的?
原载《大众电影》杂志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