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折耳猫
01
爱好动物的洛克伍德先生邀请克莱尔等人参与到一场救助活动中,即“转移恐龙”,由一个火山爆发频繁的小岛转移到一个保护区。
听上去自然是不错的,但实施起来总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当人心被利益侵占的时候。
米尔斯是伍德先生的学生,继续了他的研究——对于恐龙的一些研究,非常巧妙地在伍德先生邀请了几位动物保护者来参与救助活动时,趁机将救助出来的恐龙纳为己有,拍卖出去,从中获利。
克莱尔、欧文等人对动物的热爱令人感动,更让人赞叹的是他们的人道主义情怀;同时令人嗤之以鼻的则是米尔斯的见利忘义,知恩图报。
我不禁想起了姚明做的广告,那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依然萦绕在耳旁。
认真地想象一下,人和动物和平共处、共同生活的画面似乎也不错。
02
救助活动总共救出了11只不同的恐龙,看着它们被锁在狭窄的铁笼子里,与庞大的身躯比起来,真令人寒心。
拍卖会上的大亨一群群、一片片,应接不暇地观赏着在眼前出现的庞然大物,努力思考着究竟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利益,从不断上涨的钱数中可以看出,这笔生意还是很抢手的。
很想知道商人们买回恐龙究竟要做什么?做研究、搞克隆、当做攻击的武器,我想不出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市场。
03
镜头着重地展现了两只恐龙:一只名叫布鲁的被驯化的霸王龙,另一只是研究出来的半成品,人们叫它——暴虐霸王龙。
虽然这只暴虐霸王龙还只是半成品,但人们的叫价已经此起彼伏,难以胜出,因为它的优点太多了:极富有智慧,甚至比人还聪明;攻击模式配合红外线声控系统启动,专注目标;防弹、防电;还会装死……
我当时大脑中只出现了一个词:灾难,这只恐龙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灾难。
如果把这只暴虐霸王龙应用到战争中,那应该是战无不胜吧!
04
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是日新月异的,但无可否认的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我想起:今年3月20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一起Uber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撞人事件,经过调查,是那名女子突然闯入,汽车并无过错。
对汽车进行检测后,相关的报告中称:无人驾驶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正常运行,雷达系统在撞击前6秒发现了行人,但“无人驾驶系统软件将行人列为不明物体,先是以为那是一辆汽车,然后又将其当成自行车。”
可见,无人驾驶系统在某些方面还不尽完善。除此之外,后续的追责也是一个问题,承担责任的究竟是研发者、所属者还是受害者,这都值得思考。
在这次无人驾驶汽车撞人事件发生后,Uber停止了在亚利桑那州的测试项目。
05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字眼越来越多地映入人们的眼帘,我又想起电影《终结者》里他们高大而顽强的身躯,这些有一天终究会成为现实。
那么,如果他们都是和那只暴虐霸王龙一样,充当着反派的角色,那时候这个世界一定是战火连天,灾难重重了。
有可能人类又发明出了更加优越的机器人和他们对战,最终胜利属于我们;或者是这些机器人已经控制了地球,人类马上就毁灭了……
究竟如何和这些机器人、高科技的研发品和平共处,如何管理好他们似乎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任务,而我们也必须要接下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
06
正义总是战胜邪恶的,最终暴虐暴王龙死掉了,终究没有辜负那些爱好动物的人,这些恐龙得救了,这个世界又美好了。
影片中有一幕,米尔斯说小女孩儿是伍德先生因为太思念自己去世的女儿,所以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至于真相是不是这样,有可能是。
这和研究暴虐霸王龙本身又形成了对比,是不是将科技手段运用到积极的一面就是可以的,主要看发心是不是好的?
创造出的小女孩儿补偿了伍德先生对女儿的思念,可是小女孩儿能够理解她是在完成另一个人的使命吗?这对她又是公平的吗?
那么接下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端研究的不断推出,伦理问题我们也应当重视。
PS:作者运用的影片中的人物、恐龙名字等的选取都为谐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