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够了,打起精神,前进.务必于夜幕降临前到达洗象池;这时游人增多,我跟上一队游客,估计是家庭出游,五六个人有说有笑,看到此况,不由心中一阵凄凉,孤独一人,无依无靠,没有伴侣的旅程原来如此残酷,这种现状还要随我多久?何时得以改观?在山外所有的烦恼一下又钻入我的脑海中,钻到我心里,疯狂的刺痛我,挖苦我,我好难受.突然,猛地一个念头闪过:"抛开那些世俗的忧愁,这是在峨眉山,我是旅行家,要好好享受这里的风景,不管下山后是什么状况,现在还是在山上,我还在旅游,心思应该放在登山."对,我是来旅行的,不是来展示烦恼的,那些不愉快的现状给我统统滚开,这一时刻我不受那些痛苦约束.
从仙峰寺到遇仙寺,这一路的风光令人舒畅;奇特的仙圭石斜立于路旁,呈长方形,高宽约三,四米,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等几处字迹,这么大一块巨石立在此处,再望望远处的悬崖,遥想当初造山运动之壮观,不由惊叹.还有一处景点值得一提,这景乃一瀑布,瀑布从左侧绝壁之颠猛地飞泻而下,垂直高度近百米,水声震天,激起一层薄雾,用赞美庐山瀑布的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这里应该没什么不妥吧?
遇仙寺向上,山路复而陡峭难行,我的"行军"速度又再次减慢;九岭岗是上山两条步道汇合处,这里是登山者的会师地,从此到洗象池,还有2.5公里路程,但接下来的这段路程可不是轻松的,用我的话来说:"短是短,爬得你娃打散散".为什么呢?因为摆在前面的是峨眉山山路的又一艰辛路段-----钻天坡.
走吧,再加一把劲,就是洗象池了,就可以美美的睡上一觉了,不管那钻天坡多么难行,没有退路,只能前进,一步接一步,慢点不要紧,我稳扎稳打,想想2万5千里长征,这算不了什么.
尽管我不停的给自己打气,但体力到目前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狂风忽起,山雨加大强度疯狂袭来,我眼睁睁地看着大雨在狂风的带动下从对面山头一下子扑到我这边,本来就已经步履蹒跚的我这下就更吃力了,歪歪倒倒举步为艰,走几步,歇一步,我欲加快速度奈何无法实施,感觉此刻大脑已经指挥不动双腿了,脚好象已经抬不起来了一般.怎么办?我有些焦急,难道我真的只有爬着前进了吗?丢人,决不能这样,又想,万一野生猴群出现怎么办?我还有精力反抗吗?这一想还真的马上成了现实,抬头望去,在我前面20米外的山路上正有一只猴子在缓缓爬行,我也小心的慢慢前进,渐渐与那猴子靠近,可那猴子并未对我"动粗",而是快速窜到旁边的树林里去,不见了踪影,我笑了,喃喃自语道:"我也属猴,它岂会害我?".
钻天坡,名副其实,就像钻天一样恼火,登完一坡又接一坡,每一坡都又陡又长,反复的考验我的意志.不过,我只要想到目标就在眼前,再大的困难亦能克服,就算目标遥远,只要自己瞄准了,也一样会去实现.
累,怎么不累呢?登山看风光就要提前作好累的准备,不经过累又如何能看到一处比一处更美的景色呢?
雨是断断续续在下,天空时而乌云密布,时而又云开雾散,又是一番努力,我终于在17点15分到达了洗象池,当我看到洗象池三个大字时,我的心情又迎来一阵无比的轻松.
这一日,风吹雨打挺过来,独行山路数十里,战胜了99道拐及钻天坡那样令我终生难忘的路段,经过了峨眉山核心景区的众多景点,痛并快乐着,劳累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还领略了大好山河的秀美,值啊.
洗象池位于海拔2070米的山腰上,三面临悬崖,四周山峦叠翠,远眺群山姿态万千,不由得再赞峨眉山"秀甲天下";寺以池名,寺门外右侧有一水池,相传普贤菩萨曾领座骑白象在池中洗浴,故名"洗象池",池旁立碑刻有"象池夜月"四个大字,象池夜月也是峨眉十景之一,每当夜空澄碧,皓月高悬,月光透过茂密的树林,殿宇亭阁沉浸在朦胧的月色里,一派诗情画意.
我太累了,在寺中办理好了住宿手续,洗了个澡准备上床,忽又听外面狂风大起,风声在寺庙周围呼啸,我跑到外面瞧瞧,突然发觉凉意袭来,好冷啊.许多人都加了衣服,我却身着体恤,要知道,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得多,海拔越高越明显,而这洗象池又仿佛处于一个风口,风从四面八方扑来,自然让我冷得发抖,于是转身准备进房休息,忽然又见到许多"山中老友"----灵猴,洗象池的猴子很乖巧,少了些野性,多了些和睦,它们或单独在庙顶爬来爬去"巡逻",或三五成群蹲在走廊边的栏杆上"歇凉",游人僧众从它们身边路过也不惊慌四散,当然它们也不袭扰游人,看起来非常听话,寺庙中的和尚则把它们亲切地称为"猴居士",的确,像这样的人与动物友好相处,世界定能更加美妙。(未完待续,下一段从洗象池至金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