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粥一饭见家风

一粥一饭见家风

作者: 木棉之秋 | 来源:发表于2020-09-22 21:17 被阅读0次

文/木棉之秋

在我们三口之家,闺女盛饭的顺序是:先盛爸爸的碗,然后是妈妈的,最后是她自己的。

这个习惯,从她几岁能盛饭时,就开始了。

我想不起来自己有没有特别对她要过求,但我确定,她这是受我的影响。

在我小时候能盛饭时,最先盛的是奶奶的碗,然后伯伯的(他没有家眷,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其次是父母的,再后是哥哥们的(也是按大哥、二哥、三哥这样的顺序),姐姐的,最后才是我自己的,因为我是兄妹中的老幺。

总结来说,长辈最先,其次兄长。

我的这习惯,当然是我妈给我的教育和影响形成的。

在我们小时候,家里盛饭基本就是我和姐姐的工作。在我们家,父亲是从来不自己盛饭的,中途,我和姐姐会抢着给父母的碗里添饭。

从幼年到成年,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之处。

后来,这习惯就给带到了我们的小家庭。

我现在回忆,隐约记得母亲跟我说过,孩子在家里的位置,不能在长辈之上,那样对孩子是不好的。

我理解这种“不好”,是孩子太小,他(她)还没有为家庭付出,就不该得到比长辈优越的享受和地位,他(她)也没有能力承受得了那份优待。否则,就是乱了长幼顺序,乱了天伦。而老天,则是会有意见的。所以,真对孩子好,千万不要宠到没有界限。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迷信,但我很认可母亲这教导。

在我们小家庭,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我们母女假期间,每顿饭必须等她父亲回家才开饭,一起享受餐食。

闺女他爸,是搞海尔售后服务的。越是节假日,越是忙得时间没有准。特别是我们母女暑假时,空调安装和维修最繁忙的季节,我们家中午和晚上吃饭都很晚。每天十二点之前没吃过午饭,晚八点之前没吃过晚饭。但再迟,我们都会等他到家才开饭。

这习惯,也是妈妈传下来的。

在我小时候,妈妈跟我们说,家中下田干活的人最辛苦,他们没回家,是不可以开饭的。我成立家庭,有了孩子,就把这规矩教给了孩子。

虽然,现在不缺吃喝,并且她爸怕饿着我们,也总是让我们先吃饭,不要等他,但再晚,我和孩子还是等他一起吃饭。

因为,平日里,我们三口,为生计和学业,各自奔波,只有在寒暑假期里,我们才能一起吃三顿饭。暑假里,比起在外辛苦工作的他,我们在家吹着空调,看书或聊天,比他太舒服了。等他一起吃饭,是我们母女能给他的体恤与疼爱。并且,一家人在一起享受,粗茶淡饭也香甜。

我家还有一个习惯,家里的剩菜,每次我都是放在自己面前。这也是妈妈给我的影响,后来,我发现我嫂子也是这样。

在我们小家,虽然我把剩菜放在自己面前,但每次她爸总是抢着先把剩菜吃完。

也许,在崇尚自由平等的现代人那里,会很看不惯我家的传统习惯。也许会认为是男尊女卑之类的封建毒瘤。

然而,我认为,这是母亲留给我们的最好的教养之一。

长幼有别,互相体恤疼爱,就是最好的家风。

相关文章

  • 一粥一饭见家风

    文/木棉之秋 在我们三口之家,闺女盛饭的顺序是:先盛爸爸的碗,然后是妈妈的,最后是她自己的。 这个习惯,从她几岁能...

  • 一粥一饭

    一粥一饭一双人 喜欢你,就是想和你一起吃无数顿饭。 最简单的生活,最真实的日子,过得安心踏实。

  • 一粥 一饭

    “何以抵抗无味的世界?” “一起遍尝,苦辣酸甜。”

  • 一粥一饭

    前些日子情绪不太好,做什么都懒懒的,一日三餐能凑合就凑合,孩子的学习也不想管,会计课程也不想学习,一天天的日子就这...

  • 一粥一饭

    最抚慰人心不过一日三餐。 想吃就得早起,早早起床,打小米南瓜糊,煮玉米,洗头发,吹头发,然后煎鸡蛋,炒胡萝卜丝,一...

  • 一粥一饭

    圣严法师(1931-2009年),佛学大师、教育家。 圣严法师曾说:“如果现代人能淡泊名利、不去计较,用‘一粥一饭...

  • 一粥一饭

    昨天晚上朋友点了外卖,吃了烧烤。 虽然不健康,但是乐在其中,哈哈哈哈。 夏天的夜里都会吃西瓜,甜丝丝的荡漾在唇齿间...

  • 一粥一饭

    文/肚子 刚出锅的肉包子,香气诱人。 刚煮出的酸糊涂,扑鼻喷香。 婆婆望着肉包子笑逐颜开。 顾不得烫手,婆婆拿起一...

  • 一粥一饭

    厨房是我最不愿意进的地方,下厨是我最不擅长的事,大学毕业后单位没有宿舍,有一段时间住在离单位比较近的姑姑家...

  • 一粥一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粥一饭见家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eg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