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刚借的书《今生为你,花开荼蘼》---陆小曼传刚好看到陆小曼嫁于有为有才有貌青年王赓后来又偶遇徐志摩的片断,心里有些许的想法,想要来写一写记录一下。
别人眼里的般配皆枉然
毕业于普林斯顿和西点两所著名学府的王赓兼修中西方文化,文武双全,仪表堂堂被誉为“民国第一帅哥“,而天生丽质,尽态极妍又满腹才学的陆小曼便是民国时期北京的第一美女了。他们俩的婚姻看起来是极尽完美的天作之合,但是王赓原来是个不太懂浪漫情调的男人,而陆小曼从小的娇生惯养和婚前在各种社交场合的流连忘返便注定了两人所喜欢的生活状态并不一样,于是这种不一样让婚后的双方都陷入了只有自己懂的孤独。
从爱情到婚姻世界上也没有真正相同的两个人,所以也许这对于别的夫妻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互相商量互相配合倒也是很容易解决此事。然而放在这两个人身上就比较难,在我看来因为一,陆小曼还不习惯配合别人为别人着想,毕竟她家9子中仅活她一人她是获得了她父母怎样的极尽宠爱,习惯了一切以她为中心习惯了一切以她为焦点。二,王赓家庭以前背景还算不错但后来没落,这堂堂男儿心中必定有着为家为国的大志向,而他的性格也决定他不会只沉溺于风花雪月你侬我侬。一个留恋五光十色,一个喜欢踏实安稳。我想如果他们坐下来交流一下适当为对方做出一定的让步其实结果未必如此糟,遭到陆小曼在遇到徐志摩时竟像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光彩。
所以别人眼里的般配皆枉然,你看到的光鲜你定义的般配未必经得起现实的考验。一间屋子里一个房檐下,两个自主的自由的灵魂对于两个人共同的家共同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方向,他们都不愿出让自己手中驾驭的权利之杖又不肯与对方协商达成一致,于是生活就这样走不下去了。

富养女有比给予物质更重要的东西
陆小曼的家境很殷实,做为9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她毫无疑问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然智慧的陆小曼母亲也没有忽略对陆小曼知识,才艺各方面的培养,琴棋书画陆小曼也样样都会。可以说她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天真浪漫。每一对父母总是想穷尽一生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他们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用考虑不用担心,就这样在自己的保护下健康平安,但有的父母在爱孩子的时侯也会考虑有一天他们自己终将青春不再,而如何及时的锻炼孩子自己”飞翔“和”捕食“也是人生重要的课题。但事实是陆小曼的父母却习惯了宠爱女儿,习惯了为她找来她想要的一切,却没有教导她对于自己人生方向的把握和度量。
以至于当你稍微花点时间去回看陆小曼的故事时几乎总发现她似乎什么事都不干,只是流连于不同的社交场合不亦乐乎。在这一点上林徽因似乎真与她不同,林徽因虽然也热衷于举办沙龙并享受自己在沙龙中闪耀着让众人仰望的光芒,但林徽因毕竟在建筑史上确实颇有建树。而且林徽因那些在战乱迭起的年代辗转于不同地方实地考察不同建筑的经历也必定是陆小曼吃不下的苦。这也是为什么我似乎总感觉陆小曼的才气底子非常好,但是她似乎在后来的生活中是停滞的。除了去社交场合享受半刻欢愉和羡慕,她的人生似乎并没有别的追求了,哪怕那追求只是一个小女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像样的让先生回到家可以卸下满身疲惫的家。
所以我们富养女是为了让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轻易为外物外人所迷惑误导,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育女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比如,做为有貌有才的女子你除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也有妻子,女儿等社会角色需要好好体会,你的生活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打理,你的价值不是每一次去社交场露脸让男人看让女人羡慕,然后一年又一年,你的人生履历上的叠加只不过是比先前多认识一些人,比先前多跳几支舞,比先前多喝几杯酒……等到青春不再的那天,你拿什么向自己交代,你拿什么做为总结,你有什么可以沉淀,你有什么可以留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