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祭

作者: 赫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00:03 被阅读56次

        能诉说的,都不是最深的孤独。溢于言表的都不是最厚的深情。有些话,简单不华丽,就那么几个字,却足以牵动心肠。时间总是无法冲淡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意,越沉淀,越历久弥新。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而今已亭亭如盖矣。桂影斑驳,风移影动,路过那旧时阁楼,不免酸辛苦涩,悲从中来。原来有些东西还是无法彻底搁浅,只要一触及与它有关之物,那从前的一切便清晰浮现,再也抹不去。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金岳霖在林徽因逝去多年后宴请好友,潸然泪下,只因那是林徽因的生辰。一生茕茕孑立,爱而不得,将一份深情持续几十载,即使身旁有过她人,林徽因在他心里的位置也不会再有人能撼动一丝一毫。何其有幸,可深爱一人至此;何其不幸,他的一切皆与你无关。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当他形单影只路过苏州,身旁早已没有了昨日那抹身影,只剩下墙上她的笔墨遗迹,再也不会有人深夜静坐挑灯缝补。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柔媚依旧,余香未歇。晨露润湿了小草,凄风吹打窗棂,却不敢再多看一眼垄上的新坟。深沉的忧愁难以消却,如同三春细雨,绵绵无休,盈积心头,旧栖新垅两依依。

        当初他也曾幻想一生一代一双人,无奈尘缘苦短,终是碧落黄泉阴阳两隔。秋风萧瑟黄叶飘零,默默沉思,又想起了和妻子赌书泼茶的场景,本以为会这样一直到老。每当午夜梦回,那些寻常往事就如昨日重现,惹人迷醉。唱罢秋坟愁未歇,只想与她化作那丛中飞舞的彩蝶,生则同寝死则同穴。

        曾经沧海难为水。她走后,就算遇到再好的女子,也拿不出曾经那颗炙热的心了,花丛懒顾,一半源于修道一半源于想守住对她的深情。就像《天龙八部》里阿紫问萧峰,我到底哪里不好,哪里及不上她?萧峰回答,你哪里都好,你只有一点不好,你不是她……  四海列国只有一个阿朱,世上也只有一个她,弱水三千那一瓢早已不在,除却巫山不是云。

        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与她相遇在最好的年华,才子佳人,琴瑟和鸣。无奈情深不寿红颜命薄,短短十载光阴她就玉殒香消,留得苏轼一人孤独度日。多年后,她的坟上长满了密密的松柏,一如苏轼对她的思念,无边无穷。总梦见妻子还在,一切如常,对镜梳妆,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默默无言的两行清泪。无论多久多远,刻在心头的那个人永远不会真正消失。

        曾是惊鸿照影来。双抛桥下的榕树依旧连着根,只是再也看不到那如花笑靥如雪衬衣。当陆游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到沈园,酥手黄酒已不复存在,墙外的杨柳还没有变了模样,可是一切都来得太迟了,唐婉郁郁而终,只要一想及此,那些过往,那些悔恨就会翻涌而出。若不是情深入骨,怎会如此难以忘却,长夜漫漫,从今往后,只能靠着那微薄的记忆缅怀,了此余生。多年后,再看《天使之恋》,也许也会遗憾当初不够勇敢不够坚毅。沧海的水已逝,巫山的云已没。

                              沧浪嬴子

                            (2018.03.18)

相关文章

  • 悼亡祭

    能诉说的,都不是最深的孤独。溢于言表的都不是最厚的深情。有些话,简单不华丽,就那么几个字,却足以牵动心肠。...

  • 祭英烈,悼亡灵

    (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 今天是清明,也是全国哀悼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哀悼不幸罹难的同胞,缅怀牺牲在...

  • 《清明祭》

    「清明祭·悼亡」 ——江城浪子 墓台香烛有时尽, 遥遥思念无歇停。 谁与青山坟前客? 唯有孤冢话清明。

  • 百日祭•悼亡弟

    卵翼之下曾相偎 苦中作乐笑声飞 争逐庭院竹马追 戏谑屋室月相窥 几多趣,俱成灰 更深灯残向隅悲 啼尽心血已无泪 音...

  • 缅怀父母亲

    一、清明祭父母 (仿唐\杜牧清明诗韵) 清明祭扫攘纷纷, 洁花素纸悼亡魂。 试问此去何所有? 亲人可在桃花村? 注...

  • 有你相伴,再苦也甜

    苏轼写给妻子的悼亡词,荡气回肠。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悼亡诗,纸短情长。 纳兰容若写给妻子的悼亡词,碎心断肠。 而巴金...

  • 75:元稹的这三首诗,写尽世间最遗憾的爱情,字字血泪

    01 悼亡诗,特指悼念逝去妻子的诗,悼亡诗始于西晋文学家潘安,此后悼亡诗汗牛充栋,最为痛彻感人者,当属元稹的《遣悲...

  • 不必唐诗宋词,这首民国悼亡词不逊色于元稹、苏轼与贺铸

    前言 悼亡是指生者追念死者,而悼亡诗却是专指男子追悼亡妻。 最早的相关诗作大概是诗经里的《邶风·绿衣》,不过因为对...

  • 中元节的渊源

    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七月十五悼亡节是怎样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影响最大的道教起源说、佛教起源说、传统秋祭起源说。 声...

  • 唐宋词中的悼亡主题

    一、悼亡主题的产生与发展 悼亡主题古已有之,一般的表现形式为哭挽、怀故、悼亡诗。“孔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极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悼亡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f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