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那晚的西安雨下个不停。哥们送我去火车站。当踏出校园的那一刻,我结束了长达22年的学生生涯。惊讶的是,我居然没有太多的留恋,只是在离开宿舍的时候,最后望去的那一眼,有过转瞬即逝的伤感。
我带着那株陪了我五年的吊篮离开,到单位报到了。所以,2017年10月,我入职,正式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个工作者。我似乎抱着倍感压力的心态面对着未来,但似乎又充满着很多的期盼。
同以前到一个新学校,到一个新地方,总是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顺一样,入职之后,也并非一切顺利。单位安排的宿舍脏乱,正式工作流程繁琐,到单位有很多的不熟悉也没人介绍,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主动去克服。
好在自己比较开朗,慢慢地去了解环境,去认识同事。这些问题都不大,我们从学校到职场,实际上最大的困难是身份的适应和调整。
我似乎还未适应和调整过来。学校的压力总归是小的,所以这也养成了我的拖延症和懒散。步入职场,项目、升职、竞争、考核,似乎都是时不我待的事情。我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又该如何利用业务时间,是我从未深入思考的问题。
每天下班回家,做饭吃饭,然后望着狠心给自己配的27寸曲屏电脑屏幕,就什么事也不想干了。或许几把游戏,就已经可以准备睡觉了。电脑里面装的各种软件,似乎只是一个心理安慰,要写的期刊文章,也像挤牙膏一样每天挤那么几行。生活,好像一开始就不是预想的样子。
在狭小的单身公寓里,装着一个买房的梦。望着飞涨的房价,力不从心。家里面在为我的首付操心,我在为我的按揭谋划。我想这个状态,或许是中国大部分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状态了吧。看着办公楼外林立的高楼,我在想为什么要一间刚需的房就这么难呢?
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不管我们是否适应,我们都必须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前行,扛着父母、爱情、车房,还有子女,当然,还有亲朋的眼光。当今天的我得益于过去的努力时,我更加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像我们这样活于最基层的工作者,努力是第一要素,没有任何借口。努力决定我们的根基,眼界决定我们的上限。提升眼界和实力,这是我们工作之余应该做的。

当然,生活,不应该只有工作和劳累。我们要学会生活,一束插花,一杯清茶,一本书,装饰我们的小窝,去城市最繁华的地方挤挤,都是好的。
朝着我们预想的生活方向去努力,生活不会亏待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