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竹之缘

作者: 浅醉深眠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09:29 被阅读0次

相传,郑板桥喜爱画竹,除了竹的风骨能表现他孤傲自赏、清高不俗的精神追求外,还因为画竹曾治疗好他的肝郁症……

xbq

郑板桥原是个有大抱负的学士,他博闻多才,满腹经纶,但因时运不济,官场黑暗,抱负终不得施展。由于他性格孤傲,既不会逢迎讨好,也不愿随波逐流,所以生活很清苦,兼之心忧天下,于是患了肝气郁结之症,时感胸闷不适、胁肋隐痛、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眼看他一天天消瘦下去,家人请医生来诊治,可是他索性连医生也不愿见。

一天,他见窗外疾风下的竹子仍然枝节坚韧、不屈不挠,不觉触动了创作灵感,遂取过纸笔砚墨,画下了一幅清雅坚劲的《风竹图》。画毕,挂于庭中,自赏自叹,久久玩味,喜爱不已。从此,他天天画竹,过些日子,板桥渐渐觉得胸隔宽松,胁肋隐痛慢慢消失,吃饭也有了胃口,气色竟转为红润而有光泽。

恰好好友张衡来访,见板桥竟全无病态,诧异问道:“君用何回春之灵丹妙药?”郑曰:“唯画竹耳,也不知何故。”张略懂医道,沉思片刻,顿悟道:“肝藏血,主疏泄,汝怀才不遇,忧国忧民,日久而忧郁伤肝,肝不疏泄则肝气郁结,方有胸闷、叹息和肝脾不和之症状……然汝时常画竹,一来精神有所寄托和转移,情感上得以宣泄;二来观竹画竹时感受竹子疏畅的神姿,心情不觉地随之开朗了;三来运气作画也使肝气慢慢疏泄。这便是汝画竹解肝郁的道理所在。”

@参考《中医原来这么有趣》

相关文章

  • 郑板桥画竹之缘

    相传,郑板桥喜爱画竹,除了竹的风骨能表现他孤傲自赏、清高不俗的精神追求外,还因为画竹曾治疗好他的肝郁症…… 郑板桥...

  • 亲竹篁,养心性

    很早开始就尤其喜爱竹子,缘由大概与郑板桥的画竹有关吧。小时候,偶尔从书中了解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画竹趣闻。他尤擅画竹...

  • 无标题文章

    “竹人合一”郑板桥 郑板桥一生所画多以兰、竹、石为主自称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赏析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咏竹诗赏析 王传学 清代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写竹。他写的咏竹诗意...

  • 美学,你懂得多少?(一)

    郑板桥曾论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

  • 癖好

    郑板桥癖好兰竹,“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他以兰竹为知己,常常在画中诉衷情。 他在画上题诗:“君是兰花我竹...

  • 一封家书,一份真情,郑板桥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清初大艺术家郑板桥,名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

  • 三境界课记2022-06-27

    讲了王国维的三境界和郑板桥的题画理论。 眼中之竹非胸中之竹,胸中之竹非手中之主。手中之竹乃变相。 意在笔仙定则也,...

  • 郑板桥的草木情

    郑板桥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

  • 郑板桥画竹题诗集

    郑燮《竹石图横幅》 款识: 文与可墨竹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梅道人诗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板桥画竹之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ex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