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风卷战旗上南山

风卷战旗上南山

作者: 文学爱好者王亚平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14:34 被阅读0次

      风卷战旗上南山

          音画诗情景剧

                                                                                    编剧:王亚平

      时间:现在

      地点:南山国家公园

      人物:老垦荒队员老石、老曾、青年老石、青年老曾、主持人甲、乙,年轻垦荒队员a、b、c和众青年群众演员等。

舞台上有古树危岩等景片。一个身穿草绿色旧军装的老者坐在岩石上凝神远眺。由于舞台上切光,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剪影。

舞台背景有LED大屏幕。大屏幕上映出八十里大南山的绿水青山,涌动舒展的云海,满山的牛羊和在云中缓缓旋转的风车桨叶,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背景画面上映出文字(伴随画外音):六十多年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高潮中,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新名词:“共青城”。那个时候的热血青年,都坚定地信奉一句口号:“到荒山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在青年们用理想和汗水建筑起来的共青城里,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就像夜空中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楚……

舞台上光起,着旧军衣的老者(老曾)站起,从怀里拿出一面被岁月侵蚀得有些许褪色的红旗,对着巍巍大南山高喊。

老曾:(振臂高喊)南山,八十里大南山,我们来了!我们950个热血青年来了!

老石上。

老石:老曾,老曾,你看这是什么!(拿出红头文件。老曾茫然地看着老石)

老石:咱们大南山,还有十万古田、长安营等七个乡镇,已经被中央定为国家公园了!

老曾:(无比激动地)啊?这、这是真的呀?(夺过文件看,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抓住老石双臂)老石呀,我们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我们几代人的愿望终于实现啦!

老石:是啊,从二十郎当岁的毛头小伙到八十多岁的白发老头,我们这一辈子都交给这八十里大南山了!

老曾:(拿出红旗)老石,你看看这是什么?

老石:(展开红旗)啊?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上南山打的那面红旗吗?怎么,你还保留着?

老曾:必须留着,这可是光荣的革命传统啊!

老石:对,光荣的革命传统!老曾,你看看,我还给你带来了什么?(拿出军号。军号虽已破旧,但是擦得铮亮,军号上缠着的红绿绸子依然鲜艳。)

老曾:(吃惊地瞪大眼睛)啊?这不是我那把军号吗?

老石:对,你这个当年淮海战役的小号兵,不会忘记1956年我们第一次攀登南山,我让你吹响冲锋号的往事吧?

老曾:(与老石紧紧握手)不会忘,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啦!(两人抬起头,遥望着高耸入云的南山顶峰,陷入了往事的回忆。背景音乐传来隐隐的冲锋号声。切光。两人下。)

在垦荒队员之歌的旋律中,一队年轻的垦荒队员背着背包,工具,打着红旗,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地攀登着。

(垦荒队员群舞。)

队员A:(拄着红旗,气喘吁吁地)队长,这哪儿有路呀?哎呀,累死我了。

队员B:这山也太陡了,我也爬不上去了。

青年老石:同志们,再坚持一下,爬上山顶就到了。

队员C:队长,要不我们把背包和工具都扔掉吧,这样也许就能上得去了。

青年老石:(制止一个要扔背包的青年)哎,同志们,不能扔!扔掉背包我们晚上怎么睡觉?扔掉锄头我们用什么开荒呀?这条路,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老山界,我们要发扬老红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坚决登上南山,建设属于我们新中国青年的共青城!

队员B:(累的瘫倒在地,翻看挎包)队长,有一口吃的也许就上得去了。

青年老石:(翻开空空的挎包)吃的没有。我只能给你们精神的鼓励。(拉过青年老曾)同志们,这位小曾是当年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小号兵,我们听他的!(接过队员A的红旗)小曾,吹冲锋号!同志们,跟我来,向着八十里大南山,冲啊——

(激昂的冲锋号响起,大家跟着红旗不要命地冲锋向前。切光,众演员下场。)

光起,众演员坐在地上的草铺上,有个人着手电在写情书,一个人提着马灯凑过来看,被他推开。队员们有的背靠背挤着取暖,有的打着雨伞在地铺上蜷缩着睡觉。主持人甲乙上。

甲:南山上的严酷环境和无处不在的困难,远远超过了垦荒队员们的想象。近百平方公里荒无人烟,有的只是一人多高的茅草和肆虐横行的豺狼虎豹。

乙: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一年四季云遮雾绕,寒气逼人。垦荒队员们上山的三个多月里,一共只见到三个半天的太阳天。由于潮湿肮脏,队员们身上都爬满了虱子。

甲:当时流行一首打油诗“白天生产披蓑衣,晚上睡觉打雨伞;身上虱子爬不停,手上血泡数不清。”

合:为了建设共青城,再苦再累也光荣!

青年老石上。

青年老石:同志们,刘主任回来了没有?(众七嘴八舌:没有呢!)哎呀,这天都这么晚了,她怎么还没有回来?

队员a:队长,刘主任她们抬电杆的十个人全是女的,您当初应该派我们男的去呀。

队员b:是啊,她们要抬那么重的电杆,还要爬八十里的山路呢。

青年老石:(拍着额头懊悔地)嗨,都怪我!她们一口一个“妇女能顶半边天”,我这头脑一发热,就——嗨,怪我!

一个垦荒队员(d)上。

队员d:队长,刚才一个老乡来报信儿说,刘主任她们今天晚上回不来了,说是就睡在半山腰了。

青年老石:啊?这大山里还有老虎豹子呢,把人咬死了谁负得起责任啊?还有老曾他们呢?他们要抬的那个发电机是个大家伙,一吨多重呢!这么陡的山路,又黑灯瞎火的,这、这可怎么办啊!(急得搓手踱步)

队员a:队长,我们去接他们吧?

大家一齐呼应:(对,去接!)正欲起身,一个人提着马灯,搀扶着青年老曾上。大家一拥而上,将两个人团团围住。

搀扶者:队长,我们回来了!

青年老石:怎么啦、怎么啦?

青年老曾:(有气无力地)队长,我们十六个人回来了,发电机终于抬回来了。

搀扶者:可是老曾他——

众:老曾他怎么啦?

搀扶者:他累的——口吐鲜血,晕倒了!

众:啊?

青年老石:快、快叫卫生员来。谁有热开水,拿来!

队员a:队长,你看。不是我们不努力,这荒无人烟的大南山根本就适合开发。

队员b:是啊,我们辛辛苦苦种下了三千多亩玉米蓖麻,到现在却颗粒无收!

队员c:(拿出两个玉米棒子)就是剩下的那点玉米也全被野猪岩羊给吃了!你们看,我种的那块地,一共才收了七斤多。

一个队员饥饿难忍,可怜巴巴地向队员c伸手。c想把棒子一掰两半,想了想,干脆给了他一个。那个队员分了一半给另一个队员。

队员c:队长,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众:(一齐盯着队长)我们该怎么办?

青年老石:(在一个队员搬过来的树墩上坐下,慢慢地掏出一张文件,沉重地)省、地、县委都接到了我们的紧急报告。他们也派人来调查了。最后同意我们——撤离。

众队员:同意我们——撤离?

(没有人高兴,大家都低下了头。)

青年老曾:(挣扎着坐起)就这么走了?打了败仗灰溜溜地走啦?要走你们走,我一个人留下,我绝不当逃兵!

全体队员:对,绝不当逃兵!

队员b:当年红军从这儿过,那么艰苦,九死一生都坚持下来了。我们这么走——

队员c:丢脸啊!

青年老石:大伙儿说得对,我们不能当逃兵。革命前辈流血牺牲打下来的江山,让我们来建设还怕苦怕累,像话吗?电话拿来。

一个队员拿来一部老式的摇把电话机,青年老石猛摇了一通,默默地放下电话。

年轻老石:电话线又断了。同志们,现在是考验我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时候了。我们只能靠自己了。现在虽然困难一点,但还没到死人的地步!我表态,我带头留下!

大伙儿纷纷表态:我留下!我也留下!青年老曾咬破手指,写下血书。

青年老曾:(递上血书)队长,这是我的决心书。人在阵地在,我绝不当逃兵!

大家纷纷写血书:这是我决心书!这是我的!

青年老石:(看血书,点人数)好!同志们,我们这一百零八个人,就是南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我们誓与南山共存亡!让我们宣誓——(举手宣誓,众纷纷举手)“为建设南山共青城——”

众:(宣誓)“我们奋斗到底!”

青年老石:小周,吹支曲子给大家鼓鼓劲!

(队员小周吹起了口琴,活泼轻快的音乐《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响起。)

(LED背景屏幕上映出歌舞《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切光,众演员下。主持人上。起光。

主持人甲:春去秋来,斗转星移。巍巍大南山在六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历经了多次名称和生产模式的转变。

主持人乙:当年的建设者们已经不再年轻。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方式不能违背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主持人甲: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山就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块无与伦比的绿宝石。

主持人乙:今天,南山终于挂上了“国家公园”的金字招牌,从此,她将永葆大自然神秘女神的无穷魅力。

一个老年模样的女村民扛着一棵小树上,老年老曾从另一侧上。

老年老曾:老李,你怎么还破坏森林啊?

老李:哦,曾场长,我搞了个农家乐,上山去挖了一棵珍稀树种,这不是要搞国家公园了嘛。

老年老曾:那也不行,国家公园的一草一木都要保护!

老李:还说我,你们六十多年前就来开山垦荒了。你们还说什么“人定胜天”!

老年老曾:“人定胜天”的观念已经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我们人类只有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才能更好地发展呀。你没有看到,这里的风电水电和矿业都被紧急叫停了吗?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快把树送回原来的地方,重新种上!

老李:好吧,我听老场长的。

(音乐转为轻快而抒情。一队民族服饰的年轻女子上场跳起了苗族风情的舞蹈。二个苗服女子搀扶着老年老石、老年老曾上。)

主持人甲:就这样,历经六十多年,在前后共六批三千多年轻的共青团员的建设下,南山建成了今天这样美丽的南方呼伦贝尔高山草原牧场。

主持人乙: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将发展成整合金童山自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和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共计671平方公里国家级保护区,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国家公园。

主持人甲:美丽神秘的南山国家公园欢迎您的光临!

主持人乙: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像老石、老曾这样的老一辈共青团垦荒队员。

主持人甲:让我们把感恩和敬仰的掌声送给他们!

老石:年轻的同志们,今天,我们要学会敬畏大自然,要保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老曾:对,我们主要是希望大家能继承和发扬南山共青城的那种精神。那就是,时刻听从党召唤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精神!

老石:说得太好了!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就是一种幸福!

众:对,我奋斗,我幸福!

悠扬的苗歌前奏起,一个苗装妇女唱着山歌上。

苗女:(唱)人间仙境在苗乡

          明珠串串闪银光

          国家公园比画美

          苗山飞出金凤凰

众合:(唱)感谢党的政策好

          甜美的日子赛蜜糖

          苗家跨进新时代

          幸福的生活万年长

老石:年轻的同志们,你们看,南山顶上那是什么——

老曾:那是一面鲜红的战旗!

众:是战旗!风卷战旗上南山!

音乐声大作,众演员列队、谢幕。

(本文采用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风卷战旗上南山

    风卷战旗上南山 音画诗情景剧 ...

  • 【七绝】马灯引路/和@先锋

    【七绝】马灯引路/和@先锋文/@峡谷听风.杨庆提马灯引路格分明,潮汕当年纷战争。昌邑雄兵战旗卷,工农百万举红缨。规...

  • 【古风】孤影六月城

    残阳余落影,斜晖留池城。 冽风卷气尘,狼烟舞乾坤。 兵马临城下,战旗行车挂。 硝烟弥漫天,气势荡立间。 兵戎见厮杀...

  • 月光洒在战旗上

    文/ 长空皓 孤独的夜晚 我打开一扇窗 一轮弯月挂在了房顶之上 我的心隐隐作痛 仿佛回到了硝烟未烬的战场 去追寻英...

  • 《战旗上的血迹》

    文/尹西林 1964、65年两年我是海军南航的雷达兵,部队驻地是海南岛定安县雷鸣镇。雷达站南边20里处是老战场黄竹...

  • 组诗:灯火未熄

    壹:叶 执拗的挂在枯枝上 等风起 贰:老兵银甲尖枪 鏖战杀敌 等凯旋的战旗 叁:提...

  • 减字木兰花

    风卷残雪绕沙堤,云过南山生离曦。 今有清风徐来时,明见细雨染青衣。

  • 【长篇·历史奇幻】三荒之地 二

    第二 彪合之众 墨原深处的荒丘背后,三千名战士早已集结。 战旗插在荒丘中间。 秋风正烈,战旗猎猎。 战旗上只有一个...

  • 彪和之众

    墨原深处的荒丘背后,三千名战士早已集结。 战旗插在荒丘中间。 秋风正烈,战旗猎猎。 战旗上只有一个字:彪。 一名长...

  • 南山卷(1)

    哦豁!她来了! 一众士兵统一目光投向城外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 骆越公主乃前朝遗珠,传闻生得花容月貌,连时代改革的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卷战旗上南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jz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