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小人之辩

作者: 覃榜言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00:09 被阅读244次

我们都知道,要近君子,远小人,那什么人是君子,什么人是小人呢?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去甄别呢?

这个问题我很早就想讨论了,之所以推到现在,是我不想对着很多人说这个话题,有点谈至德者离于俗,但我们也都还是俗人,所以也有不好意思的感觉。到现在不被我屏蔽的,都是亲友了,都是被我认为可以谈心的人了。

我每天都说这么样的几句话,不是为了卖弄,不是为了显摆,也不图名也不图利,所以你们年轻人,不看也无所谓,但看了也要想一想,在心里想一想。毕竟我所说的这些话,老师也未必讲过。我并没有要求必须怎么怎么做,我只是想让人得到启发,然后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并用之于实际,以能开劈出一条康庄大道,而不只是一个有知识无生命的人,机械似的人。

在我看来,判断君子和小人只在于这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也是君子小人的定义所在。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有这么一个标准,对我好的就是君子,对我不好的就是小人,这确实很实用。但这样去判断,是过去式,对现在和未来,谁又可以预知先知。所以这个标准实在不可靠,而且说不上一定正确。

在今年甚至这个月之前,应该说我对君子小人的概念,以及区分的标准,还是很模糊的。但如今我用这样的一个标准,去看人,看事,度量自己,觉得心里亮堂多了。

我说过,仁义道德,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有,不可以要求别人有,我们可以用来责己,不可以用来责人,我们可以心中明白,不可以宣之于口,至少对外人要守口如瓶。

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可以对任何人,说别人不义,说别人是小人。赞扬别人所做的事,来赞美这个人,批评别人所做的事,而不去批评这个人,是对事不对人。

而且,当我们遇到横逆之事,我们首先要想想,我们是否做得恰当。如果我们做小人,又要求别人做君子,以君子之道对我们,这不真实,不现实,不实际。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判断小人君子的唯一标准,也是自我度量的唯一标准。如何去用,如何用好,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相关文章

  • 里仁篇第十一: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一章,讲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同时也是义利之辩。君子...

  • 论语新视界105|君子儒小人儒之辩

    君子与小人之辩、君子儒与小人儒之辩,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 孔子就曾对他的学生子夏说: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

  • 君子小人之辩

    我们都知道,要近君子,远小人,那什么人是君子,什么人是小人呢?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去甄别呢? 这个问题...

  • 权论——夜读《史记》有感

    权者,虽无美恶之别,实有小大之分。人者,莫观老少之异,乃察小人、君子之辩。君子让权,小人擅权。君子用权,小...

  • 君子与小人之辩

    1.两个人总是需要相互的磨合才能足够了解,不善言辞的人并不是笨,如果回去后默默自己消化并举一反三,这才是聪明人。 ...

  • 君子与小人之辩

    君子,不仅仅指行为端正,品性优良的人。君子都喜欢谨言慎行,这个过程中有思考,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小人,亦不...

  • 义与利——《资治通鉴》读书笔记40

    义与利之辩,从古至今有之。 《论语》中关于义利之辩的话不在少数。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我读《论语》:义利之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做事只问合不合于道义,而小人做事,却只看对自己有没有利益! 义利之辩是儒家...

  • 里仁篇第十六:对事情的考量,看出一个人的品格高低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章,与第十一章一样,都是讲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同时也是义利之辩。喻是...

  • 乱读荀子手记 非相第五

    原文: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小人之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d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