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在新网师选修了魏天无《文本欣赏与文本解读》,教材买回之后,陆续翻看了一些内容,今天看到群中已有不少同学打卡,心想假期马上结束,自己也要归笼一下心思。于是,今天把第一讲第一部分的内容仔细看了一遍。梳理如下:
本讲首先对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的概念进行释义。
文学欣赏是指对文学作品的吟咏、体味,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想象。联想和艺术在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文本解读意味着从某种理论出发,采用特定方法对文本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被看作是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接下来作者指出,这两者之间有很多重合的部分,但两者存在差异。
1,文学欣赏更宽泛,更接近一般读者,所内含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品”突出的是创作者的主体性地位。文学欣赏指向文学作品,偏向作家一极。优点是不孤立,更全面、完整和注重多个方面及其互相联系。劣势是大多比较感性,零碎。更多依靠欣赏者个人的直觉与顿悟,难成体系。写到这里,感觉就像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但缺乏实证。
“文本”解读则强调创作成果的客观性或独立性。暂时切断了政策成果于创作者的联系,凸显其文本自身的符号性。文本解读指向文本,偏向读者一极。优势是已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式、方法、技巧,适合现代大学的文学教学活动。劣势是只面向文本和语言符号,忽略作者的主体性,和文本间的互相联系,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
因此,作为作者魏天无,更希望通过这些对比分析,让诸如我们这样的读者可以在这两者间找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转变文学观念,提高文学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