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讲的是人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这是民间俗语,是人民群众世代观察、总结出来的经典,查了百度,说是语出冯梦龙《醒世恒言》。我想冯梦龙也是民间人,观点也同样取自民间。
“本性难移”多含贬义,往往是人们对屡教不改过错的批评。这本性究竟指的是哪些?每个人都是清清白白的来到这个世界,无所谓善恶,群众口中说的本性,应该多指性格、习性。
人的个性特征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后天的社会认知,有很大影响。因而,所谓本性,应该包含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待人接物,喜好与厌恶诸多方面,大部分是幼年时期形成,是父母留在儿女身上的影子。
看过余华作品《活着》的读者都知道,小说主人公福贵的父亲年轻时好赌,输掉了家产的一半150亩土地,富贵继承父亲恶习,同样好赌,输掉另外150亩,连同住宅。而这些土地是他的祖父以上几代人创下的产业。
我认识一位女性,接受的是新时代教育,满脑子都是迷信思想,每年总要花钱找算命先生算一下时运如何。算命的胡吹乱侃,她总是笃信不疑。
在家里供个财神塑像,每天在塑像前点上香,供品是价格最高的苹果、火龙果,崭新的住宅,天花板都被香的烟熏黄了。
夫妻有点矛盾,总是请教算命先生。算命的说她丈夫有外遇,她也信以为真,于是胡搅蛮缠,直到婚姻解体。后来先后两次再婚,时间不长,又都离异。
究其原因,她父亲不识字,非常迷信神鬼、算卦一类。自小受父亲影响,心理形成定势,成年后习性难移。
也有人说“本性难移”因为自私,其实也不尽然,要看属于哪个方面,有善有恶,有是有非。有些子承父业,父子在同一领域获得成功的例子很多。也有很多属于不动脑子思考,俗话说认死理,走不出格式化认知。
/46/
小儿子在市区买了房子,也替我们单独买一套住宅,为了方便照顾。搬来两年,他们的户口迁过来了,我们老家的房子卖了,也想把户口办到居住点。办户口需要双方户籍所有人到场签字,儿媳妇在原籍上班,双休日才能过来,公安派出所又不上班了,如此一直耽搁下来。
孙子是大儿子的孩子,在市区上班(他的父母在外省),有单独住宅,户口也在市区,考虑将我们的户口迁入孙子的户口本上,这样就可以随时在工作日办理。
未料想也以失败告终。工作人员倒是挺负责任,认真查阅相关规定,甚至打电话请示领导,理由是按照规定,孙子的户口可以随爷爷奶奶,老人的户口不可以随孙子。特殊情况除外,这特殊的情况是父母是现役军人,或者不在了。
跑了趟空腿,获得点知识,但也想不明白。认为这属于自己家的事,自家人没意见,户口随谁,关你公安户籍管理啥事?
细想一下,也许有道理。儿子健在,照顾父母是儿子的责任,那么,孙子的户口可以随爷爷奶奶,他的父母也健在呵!道理又在哪里呢?又想不明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