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林黛玉初次进贾府)

随笔(林黛玉初次进贾府)

作者: 谢秋悦生活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3-01-19 12:10 被阅读0次

一本书会让人三番五次去读,从年少到现在,还越读越有味,非《红楼梦》莫属。

看似琐琐碎碎的富贵家的日常吃喝玩乐,却常常读出动人之处。人生丰富多彩不就是因为细腻的情感吗?哪有什么作者批判与否,只要存在,都有他自己的因缘和合,更何况作者身在那个年代,"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即便写宝玉不喜《四书》《五经》类,那也是他真实的情感,作者是理解包容接受的。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痴,哪有如此的笔墨留给我们去把玩?就是作为读者,也要有“痴"才能有那把钥匙打开一起去倘佯。

林黛玉,何许人也?其父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科举殿试第三名者),今己升至兰台寺大夫(宫中藏书的主管),又钦点为巡盐御史,其祖曾袭列候,业经五世。原本只封袭三世,但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所以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其母又是贾家鼎盛时期贾母唯一疼爱的女儿,而贾家同样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所以雨村说“难怪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

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物有本未,事有终始,更何况一个人的的性格,气质的形成也是多少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在众人的眼中,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并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黛玉在这样环境中浸润,怎可能是俗人?当然是"玉”,是宝玉心中的"玉"。

你看,小小的黛玉初进贾府,她所见所说所想的。弃舟登岸时,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又见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己是不凡,直到亲眼见到,困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这注定黛玉敏感,细腻,在乎别人,自尊心极强,同时又自我有主见,孝顺的人。见贾母,方欲拜见时,早被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贾母大哭,众人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第一次与外祖母相见,自己的女儿己先他而去,平常中这样的场景不也是这样的礼节与寒喧吗?见三个姊妹,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才归坐。以后就和贾母的孙子辈相处得多。处处写实,处处拉长线作铺排。

而至饭后的一个小动作,黛玉在家是云饭后侍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而今次是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先看别人做了慢半拍再去做)照样濑了口,盥手毕,方吃茶,多么小心翼翼的黛玉,又多么见机行事的黛玉。

贾母问黛玉念何书,答曰“只刚念了《四书》,而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道“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可是当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时,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同样的问题,长辈问,如实回答,同辈问时,谦卑,让人有亲近感。

对于礼〈理),黛玉又如何?小小的细节处,作者也没放过一一老嬤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王夫人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个年代,长幼有序。而男女间,她又是如何?当王夫人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人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黛玉听王夫人这样话时如何作答?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点点滴滴的细节,不仅刻画出人物的特性,也在铺排中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前前后后找到“本末,终始。"

至于贾家的富贵,繁华,荣耀,在黛玉第一次进府中亦有借她所见所闻的铺排,在此不作详解。

既然绛珠草是要报赤瑕宫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情,那么他们在人世间的第一次见面又是如何?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赖人物,懵懂顽童(诞皮赖脸,懵懵懂懂好像懂事又不懂事的少年之意)”从开始一再听旁人讲宝玉,到见到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总之: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第一次见面的外貌描写到宝玉换衣后的第二次描写,从外相写到内在散发的风韵:从目若秋波,嗔视而有情到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风骚,平生万种情思。若无意,今生偏又遇着你。而宝玉见林妹妹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若无前世情缘,为什么两人一见如故?你是西方的有石名黛,我是大荒山无稽崖下女娲炼石补天而不堪入选的落石,天生都是石,又天生都是玉。大千世界,我有一块玉,林妹妹怎么会没有?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摘下那玉,狠命摔去。深夜,林妺为宝玉的狂病举动伤心淌眼抹泪,今生,我就是还你的泪而来,这些都为后文作铺垫。

从此,青梅竹马,一同在贾母身边,一个在暖阁儿,一个在碧纱橱。

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吗?常常想,这么多各具自己独特又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从环境的营造,语言,动作,神情,即便这么宏大,情节在推移,可处处在铺排,处处在编织,我想,除了经历,阅历,更多的是作者完全以佛眼在看人世间,悲悯,怜惜,对每个人。

有的人说宝玉是看空人世间,悟空人世间,而我恰恰觉得他是痴情人世间,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没有色,没有情,何以悟?何以空?

读自己,今生你仅仅只是你自己。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因缘和合,人,人人都是圆形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林黛玉初次进贾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flcdtx.html